中医古籍
  • 山药的栽培技术要领

    山药为多年生宿根性蔓生植物,喜温暖,不耐寒,块根10℃以上开始发芽,茎叶生长以25℃~28℃为最适,块茎膨大以20℃~24℃最快。我国除东北和西北外,其余各省、区均有山药栽培。现将山药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一、土地选择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松软的沙壤土或壤土田块,要求上下土质一致,如下层有较薄的粘重土层,挖沟时挖去,也可种植。土壤以微酸到中性为宜。

    二、开沟整地长根品种按行距1米,在田间挖南北向深沟,沟宽28厘米~30厘米,深140厘米。挖时将上下层土分别堆放在沟的两侧,沟底20厘米的沙土就地挖翻楼碎。经晾晒几天后,先将底层土搂平踩实,再分别填入下层土、上层土,每填20厘米搂平踩实一次,要拾净所有瓦砾杂物。为便于开沟,一般都是先隔行开挖,待填平半条沟后,再开挖剩下的半条沟。

    三、种块处理在种植前选符合所栽品种特征的无病块的根头作种,将其一端断面在消毒石灰粉中蘸一下,以杀菌和促进发芽。

    四、田间管理

    1.支架引蔓。山药一出苗就要及时搭支架引蔓向上生长,一般用细竹竿或树枝插搭人字架,架高以2米~2.5米为宜。如因材料所限,至少也要高达1.5米。支架要支插牢固,防止被台风吹倒。

    2.中耕填土。生长前期应勤中耕除草,一般每隔半月进行一次,直到茎蔓已上半架为止,以后拔除杂草。要将架外的行间土壤挖起一部分填到架内行间,使架内形成高畦,架外行间形成深20厘米、宽30厘米的畦沟,以便雨季排水。

    3.追肥。在茎蔓已上半架时追施一次,根据植株长势施尿素10公斤~15公斤。旺苗偏少,弱苗偏多,以求全田平衡发展。以后在茎蔓满架时,如有黄瘦脱力现象,可再追施一次。

    4.灌溉排水。山药为耐旱作物,但为求丰产,也要适当浇水。一般在第一次追肥前后,如遇久旱不雨,土壤充分发白,应轻浇1次~2次,至土壤表层润湿即可。夏秋之交,如遇干旱炎热天气持续1周以上,也要清晨浇凉水抗旱。山药怕涝,多雨季节要及时清沟排水,达到田无积水。

    摘自:2007.02.08.4版《中国特产报》来源:中国特产报作者:王环青

更多中药材
  • 一、肾气亏虚型,症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肠、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调理方法是:补肾填精,养血止痛。二、气血虚弱型,症状表现经期或者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
  • 第一种是月经频发,如果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我们称为月经频发。第二种情况是月经稀发,如果月经周期超过35天,甚至几个月才来一次月经,我们成为月经稀发。第三种情况是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流血没有规律性,可能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也可能沥沥拉拉毫无时......
  • 第一个湿热型,它的表现呢我们看脸上长痘,油光满面,便秘或大便糖稀,舌头红,或者是舌苔发黄,这调理我们需要疏肝利胆,清热祛湿啊。第二种情况是痰湿型的,它是临床表现来看就是易胖体质,痰湿型这个类型一看就是个胖人体质,同时伴有四肢沉重,习惯躺着或......
  • 第一种类型:心火偏亢,症状表现为心烦不寐、烦躁不宁、怔忡、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我们调理的方法是:清心泻火,宁心安神。第二种类型:肝郁化火,症状表现为急躁易怒、不寐多梦甚至彻夜不寐、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
  • 减肥现在临床呢,我们中医减肥的方法很多。第一个是针灸减肥,就是我们针灸当中的针刺啊,穴位埋线,拔罐,以及我们穴位按摩,这些方法都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第二个方面,我们是药食同源的方法,我们中药中的代餐饮,药膳这些东西,从饮食和运动方面,以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