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药农要注意半夏生长后期块茎腐烂病

    发病原因

    半夏生长到了8~10月份,也就是进入了霉雨季节,早春种植的半夏形成的二代、三代、四代珠芽和夏季栽培的半夏形成的一代、二代珠芽迅速膨大,形成了块茎,栽培时做种的小母茎也在自身膨大。此期是半夏块茎生长最快的阶段,也是半夏块茎抵御外界侵染能力最弱的时期,块茎越大,抵抗力越弱,块茎越小和珠芽防御能力越强。地下各种不同规格半夏块茎的迅速生长,需吸收大量土壤中氧气和有机质来完成,而期间土壤中的微生物也相当活跃,繁殖最快,也需要大量的氧气,并同时排出多种有害气体和物质。在此期间,阴雨连绵、土壤湿度大或土壤板结,土壤与空气中气体不能及时交换时,正在处于迅速膨大期的半夏块茎,由于外皮的保护层低御侵染的能力较弱,土壤中的大量有害气体和病菌就会很轻松地侵入半夏块茎中并迅速蔓延,使半夏块茎在较短时间内腐烂,轻者一周腐烂80%,发生重的地块,3~5天时间,半夏块茎全部烂掉,整地块的土壤和空气中散发出腥臭的气味。造成半夏全军覆没,辛苦种植管理的半夏收获时只能收些珠芽和部分小块茎,给半夏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此腐烂病是制约半夏生产的主要瓶颈之一。

    病状特征

    病菌侵染半夏块茎的初期,块茎的周边出现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此斑点向四周迅速扩展,3~4天后,众多的病菌斑点联在一起,继续向块茎内部侵染,此时,半夏根系开始萎缩,地上部的叶片逐渐由绿色变黄、枯萎。一周后,半夏块茎呈圆水泡状,好似熟透了的葡萄,块茎内全是黑水,全株死亡,最后只剩下薄薄的外皮。蔓延的病菌会迅速侵染其他半夏块茎,短期内使整个半夏地块全部感染而腐烂,栽培半夏的土壤和空气中散发着腥臭难闻的气味。

    防治方法

    选择品种:种植半夏,要选择抗病强、长势旺盛的半夏品种,如“狭三叶”、“柳叶形”等叶形的优良品种,选取无病害块茎或珠芽作种茎。

    种茎处理:播种前,把所选择的种茎必须进行种茎处理和消毒,如晒种和药剂拌种等,防止种茎本身带病菌。

    土地选择:必须选择壤土或砂壤土、PH值在6.5~7之间的地块种植半夏,并且以前此地块没有发生过根腐病或腐烂病。秋季多雨的地区,所选的地块要有20%的坡度,平原地区和较平整的地块,在栽培半夏前期的规划时,要每隔一个套种畦,留一宽30厘米、深30厘米的排水沟,确保遇到连阴雨天气时,半夏田中的土壤中的水分能彻底渗透到排水沟内,并且能及时排出地块。

    补救措施:遇到连阴雨天气和土壤较湿润时,只要能下田中耕,要进行多种形式、多次的中耕松土,以打破土壤的板结层,使土壤中的有害气体排除,空气中的新鲜氧气进入,增加土壤和空气中的气体交换,这一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轻腐烂病的发生。

    烂茎抢收:半夏生长的中后期,如遇到连阴雨天气和土壤湿度较大时,要勤检查半夏生长情况,如发现有部分半夏植株发生腐烂病,遇此情况,不管是否到刨收季节,均应及时抢收,不可拖延时日,否则,块茎腐烂很快,先烂大的,后烂小的,造成减产甚至绝产。紧急抢收的同时,把从湿泥中刨收的半夏块茎,应马上脱皮加工,因此时鲜块茎内部仍在腐烂,如不加工,大部分块茎会在1~2天后烂掉,望药农不要大意。□ 李洪军 山东菏泽市润康中药材研究所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日期:2007-08-02

更多中药材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也伤,......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唐代大医孙思邈继承了历代医家对温疫的预防经验和诊治思想,提出了“瘴疠”、“温风”、”毒气”等病因,肯定了“毒”是传染病的主要病原,治疗上突出清热解毒。但提到避瘟时却倡用温药。避瘟为防病,“凡能依时摄生者,可居......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方药组成:生白术60克,麦冬30克,生地黄18克,炒枳实30克,柴胡30克,元参18克,厚朴30克,熟大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此方为贵州名医石恩骏教授治疗习惯性便秘之专用经验方。石氏认为人体气机升降出......
  • 急性心肌梗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是冠......
  •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王某,女,41岁。2009年9月13日初诊。腹痛泄泻1年余,大便日3~5次,便稀,有时带有黏连之物,伴腹痛,每逢情绪波动则腹痛腹泻加重,胸闷腹胀,嗳气少食。腹部触之,脐上有索条状块物,时有低热。舌质红,有瘀斑,苔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