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关于麦冬的采收与加工

    (一)采收与加工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湖北麦冬、短葶山麦冬、沿阶草和山麦冬的块根。麦冬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栽培或野生于平坝、丘陵、山地。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500县(市)。药用以家种麦冬为主。麦冬昧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功能;用于肺燥干咳、津少口渴、心烦、白喉等症。全国麦冬年需求量为3500-4000吨。

    ①采收

    (1)浙麦冬。产于浙江,浙麦冬起土年限各产地有所不同。慈溪(原余姚)是种后第3年起土,产品肥壮粗短,旧称花园子,或称姚冬。苋桥等是种后足2年起土,块根稍细长,香气足。

    麦冬的采挖以立夏至小满季节为合时,最迟不超过芒种。全株带根挖起,将带须块根剪出(苗可作种苗栽培),用清水洗至洁白干净,然后干燥。要注意剪取块根时必须带须根,因为须根能起到将块根水分排出的导管作用,如过早修净须根,不利于麦冬的水分排出,将使两端花黑或腐烂。

    (2)川麦冬。产于四川,川麦冬于栽种后第2年清明至谷雨采挖,选晴天用锄或犁翻耕25-27厘米深,使麦冬全株露出土面,抖去根部泥土,用刀切下块根和须根,放入箩筐内,在流水中淘洗,将泥沙洗净;晒干水气后,用双手揉搓,搓后再晒,晒后再搓,反复4-5次。然后用筛子除去须根和杂质即可。

    (3)湖北麦冬。产于湖北,湖北麦冬多于春季采取,洗净泥土,除去细根,晒干。

    ②加工技术

    (1)洗净。用清水洗净。

    (2)干燥。由于麦冬含有大量粘液质,质地柔润,味甜发粘,在贮藏中易受潮发热,极易生霉、泛油,严重地影响了临床疗效。要保证药品质量,应把好麦冬干燥关。麦冬的干燥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日晒堆闷干燥法。方法是将洁净麦冬薄摊在竹席上,在烈日下曝晒、堆闷,如此反复3次。第1次晒3-5天,再堆闷2-3天,使内部水分回出。第2次晒3-4天,堆闷3-4天。第3次晒4-5天,堆闷6-7天,此时麦冬已有八成干左右,即可修净两端须根,再复晒1次,趁热装在木箱中,踩实,封盖。日晒法需20-25天。

    ②烘干法。方法是将洁净麦冬置特制烘炕上,先垫上竹帘,再放上麦冬,厚约15厘米左右,上盖薄麻布,火候控制在50-60℃,烘3-4小时,均匀翻动1次,如此烘焙、翻动,烘2-3天即可干燥。在烘焙过程中,火力要逐步降低,以防烘焦,最后修剪须根即可。

    日晒法需时较长,费工多,但产品色泽较好,烘焙法加工省时,并可不受天气限制,且较不易泛油,但产成品色泽不如日晒法鲜明,同时如火候掌握不好,易烘至肉色老黄或烘焦。

    ③架空离地薄膜覆盖法。其方法是将挖取的麦冬连同根系洗净,置于露天高地架空的竹席或芦席上,摊成2-3厘米厚,用不漏气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覆盖,四周用木棍或砖块压住,日晒夜露至干燥,取出,筛去须根、灰杂,即得。

    据介绍,用塑料薄膜覆盖可以提高日光的热利用率,提高干燥温度。在室外温度为20-25℃的晴天,薄膜内的温度可达38-42℃,正午时分甚至可达45℃,从而加快了麦冬水分的蒸发。一般只需1周即可完全干燥。它和直接日晒及采取搓、揉、蹬、踩等工序比较,本法干燥时间缩短2/3之多。但在操作程序上注意3点:一是麦冬采后切勿剪除须根,否则,因块根受伤、沾水,极易受微生物的污染而霉变。二是晒具必须离地,架空高度在30厘米以上,使麦冬干燥时,蒸发掉的水分有去处。三是麦冬干燥最好选在连晴天气进行。

    本法干燥麦冬,成品色白光亮、美观,质量符合要求。同时还具有设备简单,节约能源,劳动强度小,有利于保管,适宜于分户作业等优点。

    ③炮制

    (1)整粒麦冬和轧扁麦冬(或捣裂)。将原药除去杂质及变色泛油的,快洗润软,用机械轧扁或用木尺手工敲扁,干燥,筛去灰屑。

    (2)朱砂拌麦冬。取净麦冬,喷水少许,闷润,加朱砂细粉,拌匀,取出,晾干。每10千克麦冬,用朱砂粉0.2千克。

    (3)船形麦冬片(去心麦冬)。将麦冬原药材置水中浸10-45分钟,润1天至发泡为干品的l-2.5倍时,左手抓其中部,右手用钳子夹住一端尖处,缓缓运动抽出木心,用两头圆的小刀在麦冬长度的2/6处下刀,下刀1/3深度,均匀向后划至5/6处,把刀略提起,斜着向旁划1/2深度并推至2/6处,拔出小刀,用双手慢慢翻开麦冬,可见中间一条肉梗,再用中指轻轻顶麦冬中部,使其微凸成船形。

    (二)包装与贮藏

    麦冬多用木箱装,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量大时贮藏于冷库;炮制品贮于干燥容器中,防潮、防霉、防变色泛油。受潮后泛油变黑,发现受潮应及时翻晒。《中药材加工》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网 日期:2006-07-21

更多中药材
  • 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是出汗的方式、汗量、汗色和汗味发生改变,则为病理现象,颇为某些疾病的前兆。正常情况人体的头面部容易出汗,因为头面部人体的一身阳气所在,头为诸阳之首,所以阳热之气首先表现在面部。因此,活动后,特别是大......
  • 一,胃肠积滞有内热,大便干燥容易造成便秘。二,宝宝喝水少,蔬菜吃的少,进食纤维素的含量很低,肠蠕动弱,会造成大便秘结。三,宝宝拒绝排便,因为肛门有痔疮或肛裂,排便时疼痛,所以拒绝排便。长期不排便可导致大便更加干燥,不容易排出,形成恶性循环。......
  • 第一,脾胃不好有可能消化功能比较差,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要吃过硬、过酸、过烫的食物。建议饮食易消化,适当摄入蛋白类食物,少吃油腻肉食。第二,注意三餐规律,饮食有节,千万不能暴饮暴食。第三,饭后要尽量适当活动,避免......
  • 扭脖子的时候发出响声,就是所谓的颈椎弹响,一般有四种原因会出现这样的弹响。一、颈椎关节间有小气泡。如果人体关节间的滑液之中存在气体的话,那我们扭转脖子时气体就会快速释放形成气泡,就有了我们听到的咔咔的声音。二、肌腱韧带与关节摩擦。长时间低头......
  • 一、体质问题有的人天生体质偏热,所以比体质偏寒的人来说更容易上火。二、饮食问题,平时经常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油腻的食物,或者长期进食补阳之品,损伤阴液,容易上火。三、作息问题以及情绪因素,熬夜伤阴,烦躁易怒亦伤阴,两者也会导致上火。上火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