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鸡苏丸

    《杨氏家藏方》卷三:鸡苏丸处方

    鸡苏叶250克 荆芥穗30克 防风(去芦头)30克 黄耆(生用)生干地黄 桔梗(去芦头,炒)各15克 甘草 川芎 甘菊花各7.5克 脑子1.5克(别研)

    制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10丸。

    功能主治

    治虚热上壅,头目不清,面赤咽干,痰嗽烦渴,衄血嗽血者。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麦门冬(去心)煎汤嚼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三《竹林女科》:鸡苏丸处方

    川贝母4两(去心),萝卜子1升。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妇女经来常咳嗽。

    用法用量

    本方名“鸡苏丸”,但方中无鸡苏,疑脱。

    摘录《竹林女科》《普济方》卷二九九引《德生堂方》:鸡苏丸处方

    薄荷叶1片,甘草4两,桔梗4两,川芎2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

    上焦有热,头目昏眩,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

    每次1丸,含化,不拘时候常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九引《德生堂方》《惠直堂方》卷二:鸡苏丸处方

    鸡苏薄荷叶8两,川芎4两,荆芥4两,羌活2两,防风2两,香白芷2两,炙甘草2两,细辛1两。

    制法

    上为末,蒸饼糊为丸。

    功能主治

    男妇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风风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清茶送下。

    摘录《惠直堂方》卷二《圣济总录》卷一一六:鸡苏丸处方

    鸡苏叶(干者)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桑根白皮(锉)1两,芎1两,黄耆(炙,锉)1两,甘草(炙,锉)1两,生干地黄(切,焙)2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脑热肺壅,鼻渊多涕。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临卧人参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六《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鸡苏丸处方

    远志(去心,炙)320两,五爪橘红160两,紫菀160两,知母160两,白芍160两,甘草160两,麦冬160两,冬花160两,五味子(炙)160两,葶苈子160两,沙参160两,兜铃160两,天冬160两,瓜蒌仁(炒)160两,桑皮160两,百合160两,法半夏160两,黄芩160两,桔梗160两,前胡160两,橘皮160两,苏叶320两,苏子320两,麻黄640两,生石膏320两,杏仁(去皮,炒)640两。

    制法

    上为细末,过罗,用生姜160两,红枣160两煎,水泛为小丸,每16两用滑石、细粉4两为衣,以外上墨汁衣闯亮。

    功能主治

    润肺止嗽,化痰定喘。主肺经湿热,咳嗽痰盛,经久不止,喘息气促,睡卧不宁。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更多中药材
  • 处方赤白芍(各半)4分,当归4分,生大黄2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小儿胎寒腹痛,乳哺不时,温壮发热,吐利不常,诸经掣缩,二十五痫,肌肤喜疮,遇时而发作,口疮恶核,赤目黄瘦,大小变蒸。用法用量上以水3升煎,去滓服。月内儿服1杏核大,300日儿服......
  • 处方熟地4两,当归4两,川断4两,白术4两,阿胶2两,香附2两,陈皮1两,艾叶1两,益母草1两,川芎1两,黄芩1两,砂仁5钱。制法上以枣肉为丸。功能主治妇人受孕,气血不足,经三月而堕胎者。用法用量每服3-4钱,米饮送下。注意宜节饮食,戒恼怒......
  • 处方当归1两,香附炭1两,白人参1两,熟地1两,茯苓1两,广砂1两,川断1两,白术4两,杜仲炭8钱,艾炭8钱,贡胶8钱,陈皮8钱,益母草8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2钱重。功能主治补血安胎。主流产,妊娠漏血,腹痛腰酸,跌闪伤胎,妊妇腰......
  • 处方生白术8两,人参4两,寄生3两,茯苓3两,杜仲炭4两,大枣3两。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2钱重,蜡皮封固。功能主治滋补强壮,养血安胎。主妊娠期内腰腿酸痛,胎漏下血,食欲不振,习惯流产,倦怠衰弱。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生姜汤送下。摘......
  • 处方鳖甲1枚(醋煮,锉),柴胡(去土净称,锉细)2两,青橘皮(去白称)2两,使君子(去壳)1两,杏仁6两(汤浸,去皮尖,生用)。制法上一处拌匀,用猪肚1枚,去脂膜,入前项药在猪肚内,以针线缝合,用童便煮烂切碎,焙干,为细末,再用黄连末3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