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动物药材采集技巧

    1.蛇蜕又名蛇皮、蛇衣、龙衣等。用黑眉锦蛇、锦蛇、乌风蛇或其他蛇蜕下的干燥膜;经炮制入药。蛇皮全年均可收集,以3月~4月间最多。先抖去泥沙并晒干,刷净,剪段,用黄酒喷匀闷润,放入锅内炒至微干或稍呈黄色即为成品。每50千克蛇蜕用5千克黄酒。

    2.蜣螂又名推粪虫、屎克螂等。以其干燥体入药。6月~8月间捕回后,放置于沸水中烫死,烘干便得入药虫体。

    3.僵蚕将自然病死的蚕尸收集起来,倒入拌匀,吸去水分晒干,除去石灰便成。炮制时,将锅烧热后,撒入麦麸,开始冒烟时,加入加工好的僵蚕,炒至黄色,取出过筛,晾凉后便可入药(每10千克僵蚕用1千克麦麸炒)。

    4.蜈蚣以干燥的全虫入药。以“惊蛰”至“清明”捕捉的质量为佳。先用开水烫死,剪开尾部,挤出肠粪和卵。取长宽与蜈蚣相等、两端削尖的薄竹片,一端刺入虫体下腭,一端扎入其尾上部,使虫体伸直,晒干即成。

    5.蟾蜍以其耳后腺及背上隆起的疣粉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成块片状入药。采集蟾蜍宜在6月~10月间(9月~10月间好)。加工:①将蟾蜍洗净,用竹夹或用镀锌镊子(勿用铁镊)轻轻挤压耳后腺(凸起的椭圆形腺体),使白色浆液流出,盛于瓷盆内,每只蟾蜍挤压1次~2次为宜,可获白色鲜浆液0.05克~0.09克。②用滤筛或3层纱布进行过滤,除去杂质。③将滤液涂抹在玻璃上,厚度2毫米~3毫米,成硬币形状,置于通风处晾至七八成干即可。采集或加工时,应戴上手套和口罩,如溅入口、眼,应及时用水洗净。如发生中毒,立即用甘草、白芨片各20克,熬浓汁服解。

    6.全蝎以其干燥虫体入药。将蝎先放入清水或含少量盐分的水中,使其吐出腹中的泥土,捞出,放入盐水锅内煮沸(每千克活蝎用200克~300克盐)。待其脊背塌下呈瓦垄形时捞出,再用清水洗净,然后摊在席上晾干(不可日晒)。如阴天,可用微火烘干,分等级包装备用。

    7.地龙别名蚯蚓,赤虫等,以其干燥体入药,春夏秋季均可挖捕。用温水洗泡除去黏液,再拌入草木灰中呛死,然后剖开虫体,洗净内脏与泥土,晒干或烘干即成。

    8.牛黄有牛黄的黄牛,食欲逐减,日渐消瘦,时有咔咳吼鸣,眼红充血,夜视皮毛有光泽。牛黄生于肝或胆中,大如蛋黄、小如豆粒的称为“胆黄”;生于肝管、胆管中的结石呈块状或管状的称为“管黄”;咔咳吼鸣的牛喂水迫喝时,吐出牛黄坠落水盆中的,称为“生神黄”,此黄最为贵重;生于牛角中的,称为“角虫黄”;牛心中的黄浆汁在清水中凝结的“黄”,叫“心黄”。无论哪种牛黄,在取出后应及时过滤胆汁,除净外部薄膜杂质,用白毛边纸包上几层,再用布包好,悬挂阴凉处阴干,百日后入药。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县岗埠农场农业办文章来源:常德农经网

更多中药材
  • 很多学中医的可能知道中医有个病名叫虚劳,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专门有个血痹虚劳病,喜欢中医的朋友可以回去翻一翻,虚劳就是身体很虚,常年的虚亏,五脏都虚,叫虚劳。这个劳不是指的劳动,不是指的累,而是指的身体很弱的情况下,中医叫虚劳病。那这个“怯”呢......
  • 第一怕,怕你不运动,缺乏运动几乎是现代社会打工人的一种常态问题,那么脾虚为什么要运动呢?因为我们脾在中医上来说,主四肢和肌肉,如果你的四肢和肌肉平时很少活动,那么我们的脾胃又怎么可能强壮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的运动。第二怕,怕你太压......
  •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阴虚简单的说就是火旺,虚火旺盛,有了虚火会有什么表现呢?最常见的就是口干口渴,平时总是爱喝水,然后就会出现潮热,盗汗,有的病人严重的时候啊,一觉醒来,汗水把整个的头发全部都打湿了。还有就是五心烦热,这里的五心指的是......
  • 今天来和大家说一说,中医上讲望而知之谓之神,望面色,望形体,望舌苔,望舌质,舌下络脉可以帮助中医对患者进行辨证,我们说舌为心之苗窍,这就说明通过舌相可以看出心脏的一些病态反应,特别是舌下的青筋,可以反映心血管淤堵的这样一个苗头。通常来说,正......
  • 身体健康的人,舌头红润有光泽,舌苔表面的光滑无异常,但是如果舌头中间出现了裂痕,而且久久不会消失,这说明咱们的身体可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要引起一定的重视。那么舌头有裂纹究竟有哪些原因呢?第一,阴虚血亏,身体内血热内盛,舌面就会出现萎缩,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