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药用植物石竹褐斑病

    药用植物石竹褐斑病

    石竹

    学名

    Dianthus chinensis L.别名石竹子花、十样景花、洛阳花。属石竹科多年生草本。以全草或根入药。具清热利尿、破血通经之功效。生于山坡杂草丛中,也有栽培,分布在全国。

    症状

    为害叶片、茎和花梗。叶片染病生近圆形或长圆形小斑,中间灰白色,边缘具1圈褐色环,略隆起,外围呈灰白色,最外缘呈浅绿色水渍状晕圈,大小0.2一0.5mm。病斑可相互融合,叶片干枯。茎部染病产生梭形长条斑。花梗染病花提早萎凋。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

    Cladosporium echinulatum(Berk.)de Vries称芽枝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榄褐色,不分枝,大小150一200×8一10(μm),呈屈膝状,孢痕明显。分生孢子圆筒形,末端钝圆,单生或呈短链状着生,直或略弯,浅褐色,具隔膜2—3,表皮密生细刺,大小30—50×7.5—13(flm)。有性态为Mycosphaerella dianthi(Bort)Jorstad。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7月开始发病,8—9月易流行,栽植过密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2)秋末冬初认真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以减少菌源。(3)发病初期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更多中药材
  • 蒋玉清 安徽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李某,女,68岁。2011年4月15日初诊。患者自诉胃热明显,脸红发热,纳可,心烦,汗出恶风,大便6日未解,易困,疲倦无力,舌红苔白干,脉数。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治以两解二阳。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晒......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储菊花,女,74岁,2011年8月12日初诊。晨起即感右侧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口眼歪邪,口角流涎,继之见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关节酸痛,卧床不起,舌苔薄白,脉象弦细。证由血虚气弱,络脉空虚,腠理不固,风邪乘虚......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慢性盆腔炎常伴发月经失调、带下、痛经、不孕、癥瘕等,在临床治疗中,宜疏导调理,治以活血化瘀,清热通络。笔者在临床自拟清经化滞汤,收到良好效果。方剂组成:柴胡9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延胡索10克,川楝子9克,红......
  •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任某,40岁,农民工。2009年9月10日初诊,在外打工两年,常干重活累活,平素以酒解困,渐致性欲淡漠,阳事举而不坚,或不能完全勃起,时或头晕。回家与妻子圆房很不如意,自行购买雄狮丸、男宝、回春丹等强壮药,服......
  • 急性胆囊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胆囊急性化脓性感染,80%~95%的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结石引起;另有10%左右的患者并无胆囊结石,而是因细菌感染、创伤、化学刺激所致,称为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本病是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