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药用植物害虫玉带凤蝶

    药用植物害虫玉带凤蝶

    学名

    Papilio polytes Linnaeus鳞翅目,凤蝶科。别名白带凤蝶、黑凤蝶、缟凤蝶等。分布北起北京、太原、西安、甘肃张川,南至台湾、海南、广东、广西。

    寄主

    桔梗、柑桔类、花椒、山椒等芸香科植物。

    为害特点

    同柑桔凤蝶。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5—28mm,翅展95—100mm。全体黑色。头较大,复眼黑褐色,触角棒状,胸部背有10小白点,成2纵列。雄前翅外缘有7—9个黄白色斑点,近臀角者较大;后翅外缘呈波浪形,有尾突,翅中部有黄白色斑7个,横贯全翅似玉带,故得名。雌有二型:黄斑型与雄相似,后翅近外缘处有半月形深红色小斑点数个,或在臀角有1深红色眼状纹;赤斑型前翅外缘无斑纹,后翅外缘内侧有横列的深红黄色半月形斑6个,中部有4个大形黄白斑。卵球形,直径1.2mm,初淡黄白,后变深黄色,孵化前灰黑至紫黑色。幼虫体长45mm,头黄褐,体绿至深绿色,前胸有1对紫 红色臭腺角。后胸肥大与第l腹节愈合,后胸前缘有1齿形黑色横纹,中间有4个灰紫色斑点,两侧有黑色眼斑;第2腹节前缘有1黑色横带;4、5腹节两侧各有1黑褐色斜带,带上有黄、绿、紫、灰色斑点;6腹节两侧各有1斜形花纹。幼虫共5龄:初龄黄白色;2龄黄褐色;3龄黑褐色。1—3龄体上有肉质突起和淡色斑纹,似鸟粪;4龄油绿色,体上斑纹与老熟幼虫相似。蛹长30mm,体色多变,有灰褐、灰黄、灰黑、灰绿等,头顶两侧和胸背部各有l突起,胸背突起两侧略突出似菱角形。

    生活习性

    河南年生3—4代,浙江、四川、江西4—5代,福建、广东5—6代,以蛹在枝干及柑桔叶背等隐蔽处越冬。浙江黄岩各代成虫发生期依次为5月上中旬;6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广东各代成虫发生期依次为3月上中旬;4月上旬至5月上旬;5月下旬至6月中旬;6月下旬至7月;7月下旬至10月上旬;10月下旬至11月。以第6代蛹越冬,越冬蛹期103—12l天。成、幼虫习性与柑桔凤蝶相似。

    防治方法

    参考柑桔凤蝶。

更多中药材
  • 苗小玲 河南中医学院经方研究所脑囊虫病是由寄生虫(猪绦虫为主)所传染的一种顽固性脑组织及大脑中枢严重损伤的颅脑内疾病,病人痛苦大,后遗症多。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河南中医学院王付教授多年临床用纯中药治疗本病,取......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喻嘉言云:“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槁,土虽喜润,然太湿则草木湿烂,以补滋润之剂,使燥湿相宜,随证加减耳。”补脾胃者,当使燥湿相宜,医者选方用药,当以甘味为主。《内经》指出:“五味入胃,甘先入脾......
  • 马建国 山东曲阜第二人民医院蒋某,女,51岁。2010年12月3日初诊。述其2010年3月以来,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双手掌指、足底开始起粟粒至高梁粒大小水疱,密集或散在分布,不久即变成黄绿色脓疱,有痒热感,反复而发9个月。其间曾去几家医院检......
  • 王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风为百病之长”源自《黄帝内经》,《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也。”王冰注曰:“长,先也,先百病而有也。”《素问·骨空论》亦曰:“风者,百病之始也。”外感六淫,风淫为始,风邪为外感疾病初起的主要......
  •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小儿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制剂量,但一般不宜过轻。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