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牛黄的真伪鉴别

    牛黄为动物黄牛的胆囊结石(少数为胆管、肝管结石),习称“天然牛黄”。健康牛胆囊中人工置入异物,使牛得病,也可形成天然牛黄。牛黄以完整、色棕黄、质松脆、断面层 纹清晰而细腻者为佳。鉴别真假牛黄常用下列四种方法:

    眼看:真牛黄在商品规格上蛋黄、印黄和管黄三 种。蛋黄呈球形或卵圆形,印黄呈类方形、类三角形或多角 形。两种均为胆囊结石。管黄呈管状,空心或实心,为胆 管结石。鲜牛黄质软而重,干后变硬变轻。

    口尝:真牛黄入口味先苦后微回甜,有清凉感,具有牛黄 特异香气,嚼之不粘牙,慢慢溶化,口内无残留渣粒感觉。

    挂甲:取真牛黄少许,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 指甲染黄,不易擦退,俗称挂甲。

    水煮:取牛黄少许,加入玻璃皿中煮沸,静置,真品全 部溶化,水不混浊,色黄棕无沉淀和漂浮物。假牛黄是伪造者用山栀、黄连、大黄、姜黄等粉末,加 蛋清、蛋黄和牛胆汁等伪造而成,也有用骆驼黄、熊的胆结 石冒充牛黄出售。假品不具备以上特点。近年来.自牛或猪 等的胆汁中提取成分而制得的人工牛黄,多数呈粉状.也有 呈不规则球块。浅棕黄色,质松轻,气微清香而略腥,味微 甜而苦,入口无清凉感,水溶液亦能“挂甲”,与真品牛黄 不难鉴别。(摘自西部商务网)

更多中药材
  •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
  •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
  •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