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无公害白术栽培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又名于术、浙术、冬术等。具补脾健胃、燥温利水、止汗安胎等功能。

    一、形态特征

    白术为多年生草本,株高30~80cm。根茎肥厚粗大,略呈拳状,灰黄色,茎直立,基部木质化。叶互生,茎下部的叶有长柄,叶片3深裂或羽状5深裂,边缘具刺状齿;茎上部叶柄渐短,叶片不分裂,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形大;总苞片7层~8层,基部为一轮羽状深裂的叶状总苞所包围;花多数着生在平坦的花托上,全为管状花,花冠紫色;雄蕊5,聚药,花药线形;雌蕊1,子房下位。瘦果长圆状椭圆形,稍扁,表面被绒毛,冠毛羽状。花期7月~9月,果期9月~11月。

    二、生长习性

    白术喜凉爽气候,怕高温多湿,根茎生长适宜温度为26℃~28℃,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根茎膨大最快时期。种子容易萌发,发芽适温为20℃左右,且需较多水分,一般吸水量为种子重的3倍~4倍。种子寿命为1年。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育苗地宜选择肥力一般、排水良好、高燥、通风凉爽的砂壤土,每亩施农家肥2000kg作基肥,深翻20cm,耙平整细,作成1~1.2m宽的畦。大田宜选择肥沃、通风、凉爽、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忌连种。前种作物收获后,每亩施农家肥4000kg,配施50kg过磷酸钙作基肥,深翻20cm作成宽1~1.5m的畦。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生产上主要采用育苗移栽法。

    (1)育苗。选择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新种,在25℃~30℃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催芽。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播种方法以条播或撒播为宜。播种前,先在畦上喷水,待水下渗表土稍干后,按行距15cm开沟播种,沟深4~6cm,播幅7~9cm,沟底要平,播后覆土挡平,稍加镇压,再浇1次水,每亩用种4kg左右。撒播者,待水下渗后,将种子均匀撒入后,覆浅土即可,每亩可用种5kg左右。播后约15天左右出苗,至冬季移栽前,每亩可培育出400kg左右鲜术栽。

    (2)移栽。当年冬季就可移栽,但张掖市冬季寒冷,术栽需冬藏春栽。术栽以当年不抽叶开花,主芽健壮,根茎小而整齐,杏核大者为佳。剪去须根,按行距25cm开深10cm的沟,按株距15cm左右将术栽排入沟内,芽尖朝上,并与地面相平。栽后两侧稍加镇压,全部栽完后,再浇1次大水。一般每亩需鲜术栽50~60kg。

    3.田间管理

    (1)育苗(术栽)地管理。幼苗出土后及时除草并按株距4~6cm间苗。如天气干旱,可在株间铺草,以减少水分蒸发。有条件的地区,可在早、晚浇水或利用喷灌进行抗旱。生长后期如发现抽叶,应及时摘除。

    (2)大田管理。幼苗出土至5月间,田间杂草众多,中耕除草要勤,头几次中耕可深些,以后应浅锄。5月中旬后,植株进入生长旺期,一般不再中耕,株间如有杂草,可用手拔除。6月中旬植株开始现蕾,一般7月上、中旬在现蕾后至开花前分批将蕾摘除。摘蕾有利于提高白术根茎的产量和质量。白术生长时期,需充足的水分,尤其是根茎膨大期更需水分,若遇干旱应及时浇水灌溉。如雨后积水应及时排水。现蕾前后,可追肥1次,每亩于行间沟施尿素20kg和复合肥30kg,施后覆土、浇水。摘蕾后1周,可再追肥1次。应该注意的是,除草、松土、施肥、摘蕾等田间操作均应在露水干后进行。

    4.病虫害防治白术病虫害较多,常发的有以下几种:

    (1)立枯病。低温高湿的易发,多发生于术栽地,为害根茎。防治方法: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

    (2)铁叶病。又称叶枯病。于4月始发,6月~8月尤为严重,为害叶片。防治方法:清除病株;发病初期用1∶1∶100波尔多液,后期用50%甲基或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

    (3)白绢病。又称根茎腐烂病。发病期同铁叶病,为害根茎。防治方法: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清除病株,并用生石灰粉消毒病穴;

    (4)根腐病。又称烂根病。发病期同铁叶病,湿度大时尤重,为害根部。防治方法:选育抗病品种;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栽种前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5分钟~10分钟;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病区。在地下害虫为害严重的地区,可用1000倍~1500倍液乐果或800倍液敌百虫浇灌。

    (5)锈病。5月始发,为害叶片。防治方法:清洁田园;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此外,尚有菌核病、花叶病、蚜虫、根结线虫、南方菟丝子、小地老虎等为害。采收前7天~10天禁止使用任何农药,整个生长季节严禁使用高毒农药。四、采收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白术茎叶开始枯萎时,将根茎刨出,剪去茎秆。

    五、留种技术

    白术留种可分为株选和片选,前者能提高种子纯度。一般于7月~8月,选植株健壮、分枝小、叶大、花蕾扁平而大者作留种母株。摘除迟开或早开的花蕾,每株选留5个~6个花蕾为好。于11月上、中旬采收种子。选晴天将植株挖起剪下地下根茎,把地上部束成小把,倒挂在屋檐下晾20个~30天后熟,然后晒1个~2天,脱粒、扬去茸毛和瘪籽,装入布袋或麻袋内,挂在通风阴凉处贮藏。注意白术种子不能久晒,否则会降低发芽率。

更多中药材
  • 姜,也被称为生姜,姜,有独特的辛辣香味,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它可以使各种菜肴美味可口,味道香。吃几片姜或放一点姜,可以改善食欲,增加食欲,所以俗话说:米饭不香,吃姜。姜的辛辣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和姜酚。它们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
  • 三黄,即黄芩、黄连、黄柏,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清热解毒燥湿药。三者均有苦寒之味,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三者常相互配合,以提高清热解毒的力度,因此被称为三黄,因为它们都姓黄,但经过仔细研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中医......
  • 枸杞应干燥、通风,避免高温,防蛀。不要吃太多的滋补品,枸杞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古枸杞比较合适;如果想到治疗效果,最好每天吃30克左右。过黄过度熏制可使枸杞明亮,外观鲜红,但对人体有害,购买时应注意不要简单地注意......
  • 山药多用于解渴(糖尿病)和虚劳咳嗽。炒后食用可治疗脾胃不足和肾气不足。但有湿热实邪者(如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苔黄腻等)不宜多服;山药有收涩作用,大便干结者不宜食用;山药淀粉酶不耐高热,不宜长时间煎炸;不要一起吃山药和甘遂,也不要和......
  •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虽然降压效果快,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对于高血压患者,试着按摩穴位来帮助降压。以下是三个降压效果好的穴位。百会穴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按摩百会穴可以调节微血管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