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继续振兴中医努力发扬特色

    (1992年5月13日)

    中医药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也是我国能够对世界做出贡献的领域之一。党和政府制定“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其目的就是在发展现代医学的同时,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在各民主党派和许多老中医的呼吁和支持下,中医工作一片生机。但由于十年动乱的严重破坏,到八十年代初,中医机构不仅数量很少,而且缺乏特色。一部分中国医院挂着中医的牌子,唱着西医的调子,人民群众得不到真正的中医治疗。中医队伍内部忧心忡忡,担心长此下去,中医很可能名存实亡。针对这种情况,卫生部于1982年4月在衡阳召开了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着重研究了中医医院和中医学院的办院方向,要求突出中医特色,把中医机构办得名副其实,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衡阳会议以后,中医事来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但目前存在的问题还不少,依我看来主要是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问题。培养大批高级中医人才问题、带徒问题、教育改革问题、科研问题以及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手段问题、如何满足农村9亿人口需要和为世界人民服务的问题。就当前中医机构反映的中医特色而言,我认为衡阳会议提出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主要是不少中医医院在诊治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辩证论治,尤其是中医病房中医特色很少。教育和科研也有类似情况,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十分不利。这几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抓中医机构的内涵建设和中医基本功训练,确实是非常必要的。

    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根本的问题是培养人才。特别是高水平中医、民族医人才的培养,对中医学的繁荣与发展是决定的条件。我们要造就一大批学贯古今的中医临床专家、理论家和教育家,培养新一代的中国名医。要加强大中专层次的教育,为农村输送中医人才,逐步解决九亿农民看中医的问题。还要推广师带徒的好经验,加速中医人才的成长。要继续组织西医学习中医,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的作用,培养一大批中西医结合专家,把中西医结合工作推向前进。对各民族医如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和民间草医,都应该把他们当成祖国医学的组成部分,研究他们的优势和特点,使其发扬光大,为各族人民的健康不断作出贡献。

    在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医学不能停滞不前,而是要积极发展自身的辩证思维,博采众长,百家争鸣,不断前进。同时要善于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为我所用,丰富自己。中医学迫切需要发展和创新,但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保持和发扬中医的特色。

更多中药材
  • 生三七是三七直接洗净切片晒干的三七,熟三七是生三七经过炒、蒸、炸等等的加工才能够得到。生三七偏于化瘀止血,消肿定痛。熟三七偏于滋补补气补血,止血化瘀的力量它就差一点,如果想用来补气血,同时又需要活血化瘀,那么就可以用熟三七,如果仅仅需要止痛......
  • 人参有以下功效一:大补元气,像我们平时气虚同时感觉有点身体发冷的人呢,可以用人参煲汤喝就可以。二:复脉固脱,特别适用于气阴两虚的人。三:生津养血,人参既能够补气,同时呢还能够生津,像我们胃阴不足的人,一定要加入人参,同时人参能通过补气来生血......
  • 藏红花至明代传入中国,记载在李时珍《本草纲目》被列为药用,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那藏红花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对于月经量少、月经延后、经期腰酸腹痛、血块多、面色暗淡、脸上斑点比较多的女性尤为合适。那它到底怎么用呢?取四到六根泡水当茶叶,可以反复冲......
  • 有些疾病适合在夏天治疗,因为夏天阳气比较旺盛,人体也与四时相应,人体的阳气也被激发出来,在这个时节适合有一些冬天易发的疾病,在这个时候治疗。第一个就是咳喘类疾病,很多病人一到入冬或者入秋的时候,就出现肺气的一些症状,比如说咳嗽,喘促,甚至哮......
  • 糖尿病在我们中医把它叫做消渴,本质上来讲这是以阴虚为主的一系列并发症,那么有肺阴虚,胃阴虚,肾阴虚等等,那么总的来说是以气阴两虚为主的这么一系列的症状表现。那有些病人服用了很多降糖药,或者已经开始扎胰岛素了,但是这个血糖始终呢降得不是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