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金钱白花蛇与伪品的鉴别

    金钱白花蛇来源于眼镜蛇科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的去内脏干燥幼体。由于加工时将头盘在中央,蛇体圈成盘状,形如古钱,加之周身通体有黑白相间的环纹,故称金钱白花蛇。金钱白花蛇是常用名贵中药,具有祛风湿、通经活络、镇痛、攻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半身不遂、四肢麻木、关节酸痛等症。

    近年来,在市场上发现用游蛇科水赤链游蛇Natrix annularis Hallowell,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cantor),眼镜蛇科金环蛇 Bungarus fasctatus(Schneider)或用银环蛇及金环蛇的成体加工品充金钱白花蛇使用。为便于识别比较,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现将金钱白花蛇及其伪品的鉴别特征报道如下。

    1性状鉴别特征

    1.1金钱白花蛇

    本品呈圆盘状,盘径3~6cm,蛇体直径0.2~0.4cm;头在中央,尾细常纳于口内。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光泽,有白色环纹28—58个,黑白相间,白纹在背部宽1~2鳞片,向腹部逐渐放射增宽。黑纹3—5鳞片,背正中显著突出1条脊棱,脊棱扩大呈六角形,背鳞通身15行;肛鳞完整;尾下鳞单行37~55;腹面黄白色,鳞片稍大。气微腥,味微成。

    1.2金环蛇

    呈圆盘状,盘径2~5Cm,头在中央。全体有横环纹23~33个,黑黄纹相问,两者的密度相近,约占3-5个鳞片,横环纹绕腹部。体脊有一条显著突起的脊棱,脊棱处的一列鳞片扩大呈六角形,背鳞通身15行;肛鳞完整;尾下鳞单行29-39。气微腥,味微咸。

    1.3赤链蛇

    呈圆盘状,盘径2~5cm,头在中央,全体有黑红相间的窄环纹,淡红色或红色窄横环纹通常在90个左右,每条纹为1~2鳞宽,黑纹略宽于红色纹。横环纹环绕腹部,腹侧有黑褐色斑点。体脊有一条显著突起的脊棱,脊棱处的一列鳞片不扩大呈六角形,背鳞15一17(19)~19(21)、17行;肛鳞两分;尾下鳞双行48~88对。气微腥,味微咸。

    1.4水赤链蛇

    呈圆盘状,盘径2~5cm,全体有环纹60条以上,灰褐色与淡黄色纹相间,淡黄纹略宽于灰褐纹,横环纹环绕腹部。体脊有一条显著突起的脊棱,脊棱处的一列鳞片不扩大呈六角形,背鳞(16)17~19行;肛鳞两分;尾下鳞双行39-78对。气微腥,味微成。

    1.5银环蛇成体加工品

    呈圆盘状,盘径2~5cm,头在中央(为其它蛇头加工而成);体脊黑棕色;全体有横环27个以下,白色环纹较宽;腹部黄白色,两侧不对称。气微腥,味微咸。

    1.6金环蛇成体加工品

    呈圆盘状,盘径2~5cm,头在中央(为其它蛇头加工而成)。全体有横环纹22个以下,横环纹间隔较宽。气微腥,味微成。

    2显微鉴别特征(背鳞外表面)

    2.1金钱白花蛇

    黄白色,近椭圆形;游离端钝圆;无鳞棱;网纹区:网纹切线延长,网孔长10—59μm,宽6~21μm;波纹细密。

    2.2金环蛇

    淡黄色,近棱形;游离端微凹;有鳞棱;网纹区:网纹不规则,网纹长5—6l μm,宽6~27μm;无波纹区。

    2.3赤链蛇

    灰黄色,近棱形;游离端钝圆;无鳞棱;网纹区:网纹较小,类圆形,网孔直径5~8μm;波纹稀疏。

    2.4水赤链游蛇

    淡黄色,近椭圆形;游离端微凹或略平;有鳞棱;网纹区:网纹多角形,网孔长20一129μm,宽17~75μm;无波纹区。

    3讨论

    市场调查发现,金钱白花蛇的来源极为复杂,除以上介绍的几种伪品外,尚有用游蛇科其它种的幼体或幼体的拼接品伪制。在目前尚没有有效的化学鉴别方法的情况下,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相结合仍是较理想的鉴别手段。摘自《中国药店》文/王进元

更多中药材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家民主任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已近40年,秉承享誉津门的“小儿王”任宝成老中医的思想,注重“脾胃学说”,结合任老的验案及其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脾胃论”的学说,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学术思想——以“脾胃为中心......
  •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刘某,男性,44岁,因肛门块物肿痛反复发作两个月来院就诊。自诉两个月前突发肛门左侧有一鸽蛋大小包块,肿胀疼痛,经抗生素静滴治疗,疼痛稍减,肿块未消,每因劳累则肿痛又起,无恶寒发热,无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无便血,大......
  •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痤疮病机多属血热、湿热、热毒、血瘀,一般多将本病分为肺热证、血热证、胃肠实热证、热毒证、湿毒血瘀证等,治疗上分别选用泻白散合枇杷清肺饮、桃红四物汤、清胃散、五味消毒饮和除湿解毒汤等。但我们发现,临床辨治......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鬼箭羽性寒,味苦。功能活血散瘀,杀虫。《本草述》:“鬼箭羽,如《本经》所治,似专功于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苏颂所述古方,更似专功于恶疰及中恶气之毒以病于血者也。”忍冬藤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脾胃病者,医者多倡导东垣之论,一部《脾胃论》集脾胃学术之大成,其论述详于温补而少于清滋,往往忽略脾阴治疗,后世医家也多遵其说。然脾与其他脏腑一样,也有阴阳之分。纵观古今立说,论脾阴者颇多。《灵枢·五邪》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