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保存中药材的方法

    (1)埋藏贮存法。可用广口瓶、坛子等作容器,同时准备好填埋物(石灰、花椒、谷糠等)。具体方法是:

    ①石灰埋藏。适用于易变色、虫蛀、发霉类药材,如黄芪、三七、天麻、红花、冬虫夏草等。

    ②花椒大蒜埋藏。利用其挥发物质的作用达到防虫蛀的目的。适用于有腥味的动物类药材如海龙、海马、蛤蚧、鹿茸等。

    ③谷、麦糠埋藏。此法多用于胶类、根类药材,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人参、党参等。

    无论哪种填埋物,都需要用双层净纸将药材包好置于容器内,同时将填埋物下填上埋,密封,使之与空气隔绝,防潮、防蛀,并置于阴凉干燥处。

    (2)酒精贮存法。此法适宜保存含糖量高、不易干燥的药材,如枸杞子、桂元肉、当归、地黄、藏红花等。具体方法是:

    ①喷洒。将酒精直接喷洒在药材上和容器内,然后密封容器口。

    ②瓶装。在存放药材的容器底部,放一装有酒精的开口瓶子,将药置于瓶口上部,加盖封严即可。

    (3)低温贮存法。此法适用广泛,一般在一5℃以下的低温条件下,即可杀灭药材的害虫,防止霉菌生长,多用于贵重药材的保管与贮藏。如鹿茸、人参、熊掌等。

    (4)密封保存法。贵重中药材,常因虫蛀霉烂而报废。若在微波炉内处理至温热,待冷却后密封在塑料袋内,即可长期存放;若能结合家用真空包装机包装,则可存放数年。

    在夏季,中药材一般都应存放于阴凉通风处,保持干燥。若发现已经霉变的,必须扔掉,未霉变的和虫蛀轻微的药材,经蒸煮后,还可以用。

更多中药材
  • 有些疾病适合在夏天治疗,因为夏天阳气比较旺盛,人体也与四时相应,人体的阳气也被激发出来,在这个时节适合有一些冬天易发的疾病,在这个时候治疗。第一个就是咳喘类疾病,很多病人一到入冬或者入秋的时候,就出现肺气的一些症状,比如说咳嗽,喘促,甚至哮......
  • 糖尿病在我们中医把它叫做消渴,本质上来讲这是以阴虚为主的一系列并发症,那么有肺阴虚,胃阴虚,肾阴虚等等,那么总的来说是以气阴两虚为主的这么一系列的症状表现。那有些病人服用了很多降糖药,或者已经开始扎胰岛素了,但是这个血糖始终呢降得不是很理想......
  • 知百地黄丸呢,出自于清代的《医宗金鉴》是在六味地黄汤的基础之上加了知母和黄柏,经常呢用于治疗肾病,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男性的遗精,早泄,不育症等,这些疾病会表现为潮热,颧红,口干,烦躁以及失眠盗汗等阴虚火旺的人群。......
  • 黄芪能够增强免疫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有很多这样的研究,所以很多人用它来泡水代茶,去预防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反复的感冒,哮喘以及慢性胃炎等等。但是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呢,把握好它的适应症很关键,凡是由于脾肺气虚而出现气短,乏力,自汗......
  • 为什么说补中益气丸是办公室人群的常备药?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压力,过度的用脑和经常熬夜,很多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食欲下降,懒言啊,甚至于肛门下坠啊这些症状,这是中气耗伤的表现。而补中益气丸当中的白术、柴胡、人参、黄芪等这些药呢,可以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