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升降浮沉

    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常常表现出有呕吐,呃逆、喘咳等上逆的现象,又有腹泻、崩漏、脱肛、内脏下垂等下陷的症象,有阳气外越的发热、自汗、盗汗等向外现象,有表邪不解传入脏脏等病势向内现象,治疗这些病症,要求药物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以调整紊乱的脏腑功能,使之归于平和或因势利导祛邪外出。一般来说辛甘,温热的药物多主升浮,能升阳、发表、散寒、通络、开窍,如麻黄、桂枝、升麻、柴胡、羌活、苏合香、麝香等;苦咸、寒凉的药物多主沉降,能清热泻下、利水渗湿、潜降安神、消积、导滞、降逆等,如大黄、芒硝、甘遂、磁石、石朱砂、龙骨、牡蛎、枳实、杏仁、苏子等。从药物的轻重、质地来看,一般花叶,质轻者,大多升浮,如辛夷、荷叶、桔梗、桑叶、菊花等;种子、果寮、矿石及质重者,大多沉降,如苏子、枳实、磁石、代赭石、苏子等。然非绝对,尚有例外,还须从各药功效的

    特点来考虑,如诸花皆升、旋复独降,诸于沉降,芜荽、苍耳子升浮。

    临床用药大多是复方,故药物的升降浮沉,亦随配伍和炮制不同而有转化。如酒炒则升、姜制则散,醋制则敛、盐制则下行。如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的配伍下,也能随之沉降;沉降药大队在升浮药配伍下也随之上升,如《济生方)橘核丸中之桂心,《伤寒论》五苓散中之桂枝,随沉降药而作用于下;《证治准绳》牛蒡汤中之大黄大队升浮药而作用于上部,因此,除掌握中药性能的一般规律外,还须重视其相互间的转化规律。

更多中药材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储菊花,女,74岁,2011年8月12日初诊。晨起即感右侧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口眼歪邪,口角流涎,继之见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关节酸痛,卧床不起,舌苔薄白,脉象弦细。证由血虚气弱,络脉空虚,腠理不固,风邪乘虚......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慢性盆腔炎常伴发月经失调、带下、痛经、不孕、癥瘕等,在临床治疗中,宜疏导调理,治以活血化瘀,清热通络。笔者在临床自拟清经化滞汤,收到良好效果。方剂组成:柴胡9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延胡索10克,川楝子9克,红......
  • 王廷治 胥燕 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任某,40岁,农民工。2009年9月10日初诊,在外打工两年,常干重活累活,平素以酒解困,渐致性欲淡漠,阳事举而不坚,或不能完全勃起,时或头晕。回家与妻子圆房很不如意,自行购买雄狮丸、男宝、回春丹等强壮药,服......
  • 急性胆囊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胆囊急性化脓性感染,80%~95%的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结石引起;另有10%左右的患者并无胆囊结石,而是因细菌感染、创伤、化学刺激所致,称为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本病是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
  •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笔者从事临床30余年,发现儿科以脾胃病为多,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症最为常见,笔者常用以下方药治疗。厌食 小儿厌食当以调和脾胃为先,笔者常用理脾汤治疗:苍术3克,陈皮3克,厚朴3克,神曲6克,焦山楂6克,炒麦芽6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