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药品上市再评价体系需完善概念尚需理清

    从药物本身来看,由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样本量有限,而大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都需要通过一定规模的样本使用量才能得以确认,致使一些不良反应只有在药物上市并得以广泛使用之后才能浮出水面。从意义上讲,药物上市后的风险再评价对于维护公众健康来说非常必要。一套完整的药品上市后再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报告系统、药品召回管理制度,进行质量标准制定和新,开展药物临床安全性、有效性研究,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而制药企业对于自身产品开展上市后的临床疗效跟踪、主动进行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以及发生重大不良反应后主动召回,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近年来,借助于全国性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信息系统建设,中国对于上市后药品进行风险再评价的基础设施条件逐渐建立,但是距离一套成熟完善的药物上市后风险管理系统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概念尚需理清

    采访中,药品监管部门官员和制药企业人士都谈到“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在国内“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各自有各自的理解,各自做各自的事”。在这方面,国家目前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据了解,药品上市后再评价主要包括药品有效性研究、安全性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等方面。但是,我国目前除制定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以及《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外,完整的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法规体系还没有形成,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等各自承担的职责不甚明确,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内容、实施方式、工作方案和工作程序等也没有明确规定。

    如此看来,建立并完善药品再评价法规体系已经迫在眉睫。近年来,国内频频出现药品不良事件,这与中国在药品上市后风险管理方面的欠缺不无关系。业内专家指出,中国药品监管部门应该在组织调研的基础上,依照《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法规,明确政府部门、企业、医疗机构、专业学术团体各自的职责,制定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基本原则和管理程序,对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形式、内容、方法、结果的处理及相关权利与处罚做出清晰的界定,如此才能完善相关法规体系。

    重视程度不够

    记者从药监部门和业内专家处了解到,国内制药企业对药品再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够。而记者也亲身体会到,业内除了外资药企非常强调自身责任并建有完善的上市后跟踪服务之外,大部分内资药企确实对此不够重视。在药企内部,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工作一般归在质量技术部门,这个部门同时还要负责药品的开发和生产管理,对他们而言,不良反应监测等再评价工作是“非常次要的”。

    按照《药品管理法》及相关规定,制药企业是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责任主体。而且药品是特殊商品,对于制药企业,无论是从其社会责任和法定责任来看,都应该承担起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工作中的主要责任。

    云南一家药企的负责人认为,企业确实应该成为药品再评价的责任主体,但是首先要在法律上得到明确。“通过完善药品再评价的法规,明确企业是药品再评价的责任主体,规定制药企业应对本企业生产的药品进行不间断的跟踪监测,了解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了解药品的研究动态和使用情况,制定药品上市后的监测计划和标准,同时还要积极配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对一些重点品种开展再评价工作。”该企业负责人强调。

更多中药材
  • 第一。过咸,这个问题尤其在东北,我要特殊强调一下,因为我们东北人口味偏重。吃的一些东西就得是啥呀,太咸点儿的,那有味,入味,所以说老年人过咸绝对没有好处,因为过咸的话它会导致我们什么,这种体内的水液潴留过多,也就是说白了与我们这种高血压发病......
  • 首先呢,久坐对于这种血液循环的一个影响,久坐它容易造成我们人体的这种气血流通迟滞,继而呢,对这些有一些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高血脂的患者朋友,那么是不太友好的,对于这些类疾病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说有这些基础疾病的朋友们呢,一定要注意这一点。第......
  • 那么什么是健康的饮水量?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知道,每个人他每天排出的水的量应该是小于等于摄入水的量,这才是健康的,或者是等于,那当然是最完美了。那么每个人排出怎么去计算呢?大概有小便和汗液两个部分,大概正常人每天24小时排出尿量应该在......
  • 之前我也跟大家讲过,关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而且六淫之邪皆令人咳,都在说明咳嗽这个病太好得了,而且不好治。因为它所出现的一些原因太复杂太多了,就比如说有些人是外感咳嗽,比如说你感冒了,他就引发了咳嗽,这种咳嗽通常来讲病程比较短,起病......
  • 上周接诊的一位二次复诊的患者,进诊室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感谢我,说现在他这种咳嗽的症状大为渐强,因为他咳嗽已经三年多的一个时间了,怎么治效果都不是特别的满意,而且这三年多的时间使他精神备受折磨,因为反复的咳嗽又是今天怀疑嗓子里边长东西了,又是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