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苦参中毒与解救

    (Radix Sophorae Flavescentis)

    【别名】苦骨、川参、牛参水槐、凤凰爪、白茎等。

    【功效】清热燥湿,利尿,杀虫。

    【不良反应机制】苦参中含有苦参碱,有蓄积性毒性作用。超量服用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可先兴奋而后麻痹。

    【不良反应】口服和注射制剂均可有头昏、恶心、呕吐、便秘、嗜睡及皮疹等反应。中毒后的主要表现为:头痛、烦躁、四肢麻木、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继而出现流涎、步态不稳、脉快、呼吸缓慢而不规则、痉挛、惊厥,最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治疗与解救】

    (1)中毒后催吐、洗胃及导泻,内服牛奶、蛋清、或浓茶等,静脉输液。

    (2)对症治疗:惊厥时,可给苯巴比妥钠、水合氯醛、安定等镇静剂;呼吸困难时,及时吸氧,应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洛贝林等。

    (3)中药治疗:

    1)茶叶21g,甘草9g,煎汤服。

    2)大黄、枳实、双花各9g,甘草6g,清水3碗煎成1碗,加玄明粉9g冲服。

更多中药材
  •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载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寒之而热者”,指用苦寒泄热法治热证,病不愈反见热者,是指肾阴(真阴)不足之虚热,而非有余之实热;“取之阴”即治宜滋其肾阴(肾之真水......
  • 杜昕 河北省中医院 袁红霞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年,尤擅长内科杂病。今总结其治疗一夜间烦热案如下。患者于某,年逾花甲。夜间烦热,不能成寐2月余。因丈夫新丧,昼夜悲闷,心......
  • 张英栋 山西省晋中市第三人民医院瞑眩,语出《尚书·说命》,曰“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反应即疾病貌似加重的好转反应。瞑眩是一种疾病治疗或者自愈过程中的动象。动者属阳,相对于静止不动、处于相持状态的人体疾病状态来说,这是由阴转阳的佳兆。对于......
  • 疱疹性口炎是以口腔内出现单个或成簇小疱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炎症。多见于1~3岁小儿,尤其在得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后易感染该病,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和托儿所中易传播,无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中医学称之为“口疮”。病损仅在口唇两侧者,称“燕口疮......
  • 项仁海 黑龙江省绥滨县人民医院便秘是临床常见病,时医常以泻下剂治疗,其中不乏无效者。笔者侍诊冯世纶教授,见用大黄剂甚少,而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与当归芍药散合方甚多,临床疗效显著。崔某,女,49岁。2011年5月19日初诊。便秘25年余,前医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