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枳实疗肠胃病经验

    枳实(壳),味苦性微寒,入脾胃经,具有破气消积、泻痰除痞之功效,是为中医常用的理气良药。笔者从医30年中运用枳实治疗肠胃病,取得显著疗效。现举例如下:

    慢性浅表性胃炎?本病属中医的“胃脘痛”范畴,多因外邪侵袭、恼怒过劳、饮食不节、起居失宜所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成。临床常见胃脘部隐痛,或痞闷,胀满,吞酸嘈杂,嗳气,恶心呕吐,呃逆,大便失调,以及神疲乏力等症状,在辨证时往往为虚实夹杂,均可使用枳实(壳)治疗。属实证重者,用枳实15~20g破上逆之气而下泄,消脘腹之痞而除痛;属虚证者用枳壳5~15g调理气机,以恢复胃腑功能。如宋代《大明诸家本草》谓“枳壳健脾开胃,调五脏。”

    如治杨姓,男,48岁。患者有慢性胃炎史10年,每年发病时多因饮食不当心引起,脘腹胀痛,嗳气,或泛酸,不思饮食,以往服用马丁啉等西药后症状改善。近期胃脘痛,服药症状不减轻,而且痛呈烧灼感。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轻度糜烂。用枳壳15g,配乌贼骨12g,蒲公英15g,以及香砂六君子汤等药,治疗数月而症状消失。

    粘连性肠梗阻 腹痛、便秘、呕吐是为本病的特点,多有腹腔内(阑尾炎、子宫肌瘤、肿瘤等)手术病史等因素,引起肠道粘连、粪便结滞而不通。重用枳实30g以下气通便,通则不痛。

    如治林姓患者,男,35岁。直肠癌手术后3年,出现大便5天不解,腹痛剧烈,食入即吐,腹部B超示:肠腔明显扩张,肠蠕动差。以“粘连性肠梗阻”收入病房后行灌肠通便,效果欠佳而邀中医诊治。处方以枳实30g,元明粉(冲服)12g,生大黄10g,生甘草10g等药,水煎煮后服之,大便通畅,腹痛缓解。以后患者凡遇大便数日不解时,即服用本方,每获效验。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肠道功能紊乱的功能性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属“腹痛”、“泄泻”范

    围,多见于肝气郁结,横逆犯土,脾虚肝郁的症状,常于痛泻要方中加入枳壳12g疏肝益脾,调节肠道功能。

    如治王姓患者,女,40岁。患者反复腹痛腹泻2年余,每受情志影响而发病,腹痛阵作,痛时即便,便后痛减,一日大便3~4次,有解不尽之感,或肠鸣,纳少,夜寐不佳,苔薄腻,脉细弦,粪便检查无异常,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治以扶脾抑肝的痛泻要方加枳壳12g,治疗半月而腹痛减缓,大便次数明显减少,续方调理月余而愈。

    慢性结肠炎 本病临床较为多见,它以结肠黏膜充血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以腹胀,腹痛,肠鸣,大便失调,嗳气等为主要症状。中医认为肠道为受盛传化之腑,以通为顺,饮食及外感因素损伤脾胃,致气血壅滞,腑气不通而成。治以枳实疏理腑气,与活血消炎、健脾益肠药配伍。

    如治李姓患者,男,38岁。左少腹胀痛反复发作半年余,近来疼痛日渐加重,大便1日3次,泻下不畅,嗳气,纳少,面色晦暗,舌苔薄腻,脉弦细,纤维结肠镜检示: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散在性出血点。大便常规未见异常。用枳实导滞丸减大黄、黄芩,加延胡索12g,赤芍15g,马齿苋15g,调治20剂,腹痛除,大便调。复查纤维结肠镜示:结肠黏膜未见出血点,水肿消退。续以枳实10g、薏苡仁15g健脾化湿、行滞调气,巩固疗效。

    慢性直肠脱垂 本病又称脱肛,每见于体质虚弱的小儿、妇女产后和老年人,多因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肛肌松弛,对直肠失其固摄作用而使直肠向外脱出。某些长期引起腹内压增加的疾病如习惯性便秘、慢性痢疾、长期咳嗽等为诱因,以枳壳入肠调气,且有收缩弛缓大肠的功能。现代药理研究:枳壳对动物胃肠有兴奋作用,能使胃肠蠕动加强而节律。再配以补益药,则欲降先升,补而不滞,升降结合,调畅气机,增加肠动力。

    如治朱姓患者,女,73岁。因患帕金森氏综合征6年,长期服用美多芭和安坦等药而致大便秘结不解,依赖大黄苏打片、果导片等药治疗,难通其便。每次临厕努挣而致脱肛。初期排便时脱出,便后可自行缩回,以后逐渐不能自行回复,必须用手慢慢推入肛门内,起立和步行时发作,脱出的直肠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常有血性黏液,有坠胀,里急后重,疼痛难忍。用补中益气汤加枳壳15g,无花果12g,地榆炭20g,再以白蜜5g为引,清热解毒,润肠通便,健脾益气,调治二月而肠垂回复,症状改善。

更多中药材
  • 湿气又被称为湿毒,体内湿气太重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对我们的生活、健康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湿气重的人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不肠、关节酸痛等症状。既然湿气对我们的身体危害这么大,那么它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一、湿气的产生分为外湿和内湿湿气......
  • 咽喉炎主要是由于需要长期说话、唱歌、以及在饮食上特别不规律的人群比较容易患上的一种疾病。咽喉炎患者会感觉到咽喉部位发热、红肿甚至是疼痛,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于精神方面也受到一定的影响,那么患上咽喉炎应该怎么办,下面小至就来跟大家分......
  • 骨质疏松,已成为我国名列前茅的常见慢性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一直使用药物治疗和饮食保健的方法。那么如果患上骨质疏松应该吃些什么进行饮食保健?又有哪些食物是不适合平时食用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骨质......
  • 春夏之际,桑葚正当时。眼下又是桑葚上市的时节,对热衷于养生的朋友来说,这酸甜可口的果子,可是一味“良药”。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就已是我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历代医家也极其推崇,在民间更是有“人间圣果”、“补血果”之称。中医将药食同源的中药称为“......
  •  夏季体内湿气太重,会导致我们身体不适、胃口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想要摆脱湿气,除了用一些中医祛湿方法祛除湿气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需要注意。生活中的很多坏习惯,都可能会加重湿气。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聊,生活中那些可能加重湿气的习惯。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