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使君子的传说

    中药使君子是一味很有代表性的驱虫药,它能有效地驱除肠道寄生虫,健脾消积,而且味甘气香,对小儿的肠道寄生虫病以及疳积等疾患有很好的疗效。关于使君子如何被世人所发现,为什么起了样一奇特的名字,这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北宋年间,潘洲一带有一位叫郭使君的郎中,精通医道,而且乐于救助穷苦百姓,深受乡邻的尊敬。一天,他上山采药,被结在蘑状植物上的果实所吸引。这种果实形状很像中药山栀,又有些像中药诃子。他将果实的外壳剥去尝了尝,发现其味道甘淡,却有芳香之气,于是摘了一些带回家。因采回的果实尚未干透,他担心药物放久了会变质发霉,便将果实放在锅中炙炒。不一会儿,锅里溢出一股芳香之气,馋得年幼的孙子嚷着要吃。郭使君无奈之下,只得拣出炒熟的四五枚给孙子吃。谁知道,第二天早晨孙子在大便时竟然排出几条蛔虫。郭使君左思右想不得其解,于是又取出十余枚果实让孙儿吃了。不料未到一个时辰,孙儿一个劲地打嗝、呕吐,郭使君忙用生姜、陈皮、甘草等药来解毒。几天后,他又减半量给孙子服用,这次孙子又顺利地排出几条蛔虫。从此,郭使君凡遇到虫积、疳积的患儿,就酌量使用这种果实去医治,多获良效。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医生,就给这种药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使君子”。

    使君子为使君子科落叶藤本状灌木植物使君子的种子,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每年的9~10月果皮变紫黑色时采收、晒干、去壳,一般取种仁生用或者炒香用。

    中医认为,使君子性味甘温,归脾胃经,有杀虫消积、健脾疗疳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使君子能“健脾胃,除虚热,治小儿百病疮癣”;“此物味甘气温,既能杀虫,又益脾胃,所以能敛虚热而止泻痢,为小儿诸病要药”;“忌饮热茶,犯之即泻”。使君子可驱除蛔虫、蛲虫等寄生虫,因此尤其适用于小儿。

    对于病情较轻的小儿虫积腹痛,单用使君子炒香嚼服即可见效。治疗蛲虫病,内服或灌肠均有效。使君子的另一大功效是能健脾消积,小儿饮食不能自己加以节制,如果家长再不能很好掌握,很容易出现厌食、消化不良等问题,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出现形瘦腹大、面色萎黄、乳食停滞等疳积表现。使君子既能杀虫,又能消积滞、健脾胃,故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症,如儿科名方“布袋丸”、“肥儿丸”均含有使君子。除此之外,使君子还有其他一些功效,如用使君子煎汤频繁漱口,可治疗龋齿疼痛:或以香油浸泡,临睡时嚼服,可治疗面疮等疾患。

    由于使君子带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在使用时切忌随意加大剂量。如果不慎服用过量,会导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胃肠反应,应予注意。此外还应注意服用时和服用后都不要喝热茶,以免引起呃逆不止。

更多中药材
  • 第一种啊,中医叫做痰热内阻型,这一类患者一般都是阳盛的体质,平时饮食啊也比较的不在意,就是胃口比较好,有一些辛肝肥厚包括喝酒啊来者不拒,受这样因素影响呢,时间长了以后啊,经常性的在胃黏膜表面产生炎症,最终会形成萎缩性胃炎,找我们看病的时候,......
  • 鉴于我们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很多的胃病啊,都建议大家去做一下这个胃镜肠镜的检查,那么你不要说相信某一个人摸一个脉,就告诉你,你胃里面长息肉了,一定要通过胃镜来确认,那么有些事情不能捕风捉影,就是用药调理了,那么比如说这个糜烂性胃......
  • 胃食管反流病容易反复,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患者在饮食上的不注意,还有一些患者说就是在这个情绪上的难以控制。胃食管反流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在生活上要严格遵循三忌三戒。第一个就是忌油腻食品。人在高脂肪饮食以后啊,胃的排空速度慢,容易刺激这个胆囊的......
  • 那么今天呢,来跟大家聊一聊大便的异常情况。有一些病人吧,就是对这个大便观察还是比较仔细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呢,对自己的大便这一块呢不是很认真,或者不是很细心,习以为常,就是甚至说大便异常的时候,他也习以为常,有时候呢,还是会忽略一些比较严重的......
  • 那么它这些特征出现以后呢,有一些患者会伴有这个肠上皮化生,还有一些不典型增生,随着这个现在这个生活水平地提高啊,胃肠镜的普遍开展,它的发病率还有他的检出率都逐年上升,那么我们中医认为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呢,脾胃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病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