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藏医常用三种名贵动物药鉴别

    麝香(译为拉仔)

    ①火鉴法:去麝香仁少许,放在薄金属片上,金属片下面点火燃烧,开始有崩裂声,跳动现象,然后熔化冒泡,油状似珠,香气浓烈四溢,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灰烬残渣灰白色。若有毛肉焦臭和灰烬呈棕黑色者,则有其他动物类物质掺杂;若见浓烟,则有树脂类物质掺杂;若灰烬残渣多,呈赭红色或棕褐色,则有矿类物质掺杂;若燃烧时见火星多者,则有植物类物质掺杂。

    ②水鉴法:取麝香少许,撒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应多数浮鱼水面,水液呈澄清的微黄色,香气四溢,若见沉淀物者,有矿物掺杂;见水溶液混浊者,有淀粉类或植物类物质掺杂。

    ③手捏法:取麝香末少许,放在手心中,用水润湿后,用手指压捏,应有柔软感,香仁无角,不顶手,不粘手,不粘块,放手不压即见松开,富有弹性。

    ④探针法:用槽针1枚,插入香囊中,经转动后,探针从香囊中拔出,槽内香仁应冒出槽面,若凹于槽面者,考虑有掺杂或质伪。

    ⑤口尝法:取麝香末少许,放入口中,具有甘、辛、苦、咸、酸五味,并应有清凉浓郁香气直达舌根部。

    ⑥闻气法:取麝香末少许,放入手心中,经两手擦掌,立即闻到香气四溢,香气远射,经久不散,久嗅一致。若将麝香用酒精弄潮后,合掌摩擦至手干,香变浊而逐渐淡者应考虑有掺杂的可能。

    ⑦葱鉴法:取缝针1枚,穿上棉线,再将棉线浸入浓葱汁内,然后将葱汁线穿过麝香囊,来回穿过2~3次,嗅之葱气应消失。

    ⑧分墨法:取麝香少许,撒入磨好墨汁的砚台中,应见到墨汁分开,分开处见到砚底无墨汁。

    ⒉牛黄(译为格旺)

    ①针刺法:取小针烧红刺入牛黄,牛黄分裂,剖裂成层状。质细密酥脆,内心有白点,气清香者为真,若刺入后不分裂,剖开内部不起层纹,内心无白点,病微有臭浊气味者为伪品。

    ②挂甲法:涂少许牛黄于沾水的指甲上,若指甲立即被染成明亮的黄色,久久不退并有显著的清凉感者为真品,反之即伪品。

    ③水煮法:投入少许牛黄于半烧杯清水中煮沸,静之,真牛黄全部融化为棕黄色澄清液,无沉淀和漂浮物,反之即伪品。

    ④口尝法:用舌尖舔之,味先苦而后为甜,有清凉感直达舌根及喉部,嚼之不粘牙。

    ⒊熊胆(译为冬尺)

    ①外观法:胆囊皮质是否甚薄,若见过厚则有假;胆仁是否过满,若过满者要注意掺假;质地是否过重,不松脆,要注意是否掺入杂质。

    ②手搓法:取胆仁少许研末,置于掌中,滴上1滴水,沾上指头快搓,即显很强的粘感,指上即见拔丝,并有特异的清香气者为真品。

    ③口尝法:取胆仁少许,放入口中,遇水即溶,即感到味苦并有粘舌的清凉感,然后回填,是熊胆之特点,而牛胆、羊胆、猪胆则腥气重,只苦而不回甜,且无清凉的粘舌感。

    ④火燃法:取胆仁少许,置铁片上,以火燃之,不炽灼,无明显腥气者为真品;若燃之有焦臭气和明显腥气者为伪品。

    ⑤投水法:取胆仁1粒,投入盛青水的玻璃杯中,即见胆仁在水面上转动,然后胆仁溶解,胆色下沉,形成一条黄线不散者为真。反之则是伪品。

更多中药材
  • 《三因极》讲,人得病有一个常见的病因是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怒则气逆,恐则气下。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不好的时候啊,消化功能异常,要么呢喜欢暴饮暴食,要么呢不想吃饭......
  • 黄帝内经讲呢,“夏三月,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意思呢,就是说夏季啊,要保持我们心情愉快,切勿发怒,使精神之华英,适应夏气,否则呢,违逆了夏长之气,就会损伤我们心脏,到秋天呢,容易发生疾病。......
  • 教大家一个方法,用30到50克黄芪加适量的水,用黄芪煮出来的水再用来煮大米,黄芪是大补元气的中药,它能补气,所谓气呢,是一种能量,气不足的时候啊,就疲劳,耐力差,我们用这样的一个黄芪水煮粥煮饭,连着吃一周,一般气虚的人就会感觉有改善。......
  • 当我们身体得了风寒感冒的时候,千万别再喝冷水!《灵枢》记载,“形寒,寒饮则伤肺”,就是说呢,身体受了风寒,再喝凉水,两韩共同侵袭,就会损伤肺脏。......
  • 夏季感冒与其他季节不同,夏季呢,天气湿热,我们又喜欢在空调房里面吃西瓜、冰棍,这个时候容易形成外感风寒夹湿证。有个治疗暑湿感冒的方剂叫香薷散,出自《温病条辨》香薷九克,白扁豆、厚朴各六克煎煮。此方呢,在治疗暑热的同时,还能兼顾脾胃,祛脾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