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白花丹(Baihuadan)

    白花丹(Baihuadan)

    HERBA PLUMBAGINIS ZEYLANICAE

    白花丹科植物白花丹Plumbago zeylanica

    L.的全草及根。辛、苦、涩,温;有毒。散瘀消肿,祛风止痛,解毒杀虫。用于风湿痹痛,血瘀经闭,跌打损伤,肿毒恶疮,疥癣等。

    [主要成份]含矶松素(Plumbagin,白花丹精),3.3¹-双矶松素(3.3¹Bi

    Plumbagin),β-谷甾醇,白花丹酸(Plumbagic acid)等,尚含蛋白酶、蔗糖酶、葡萄糖、果糖、氨基酸、有机酸等。

    [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

    (1)与其药液接触,可引起皮肤红肿、脱皮甚至糜烂。

    (2)内服中毒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心跳停止。孕妇内服或置入阴道内可引起流产,出血不止,有报道因此继发感染、败血症,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而死亡。

    [备考]

    本品所含的矶松素有很强毒性,大剂量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均有麻痹作用,导致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心跳停止。对妊娠子宫亦有强烈毒性,可致胎儿死亡,流产及继发性卵巢功能紊乱。

    主要参考文献:

    1.孙佛全,张树一.白花丹引产导致严重反应报道,中医杂志1981;22(6):66.

    2.张存.白花丹堕胎致败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一例报告.广西中医药1986;9(1):30.

    3.杨全良.毒药本草.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856.

    4.朱亚峰.中药中成药解毒手册(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93.

更多中药材
  • 孙国印 孙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脏方热痢第七曰:“凡服止痢药,初服皆剧,愚人不解,即止其药不服,此特不可,但使药与病源的相主对,虽剧但服,不过再三服,渐渐自知。惟非其主对者,本勿服也。”笔者在临证中常......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组成和用法公丁香、吴茱萸、厚朴、枳壳、羌活各等分,入小型粉碎机碾成极细粉末,每用2~3克填入脐中,外用活血止痛膏贴住,勿让药末外漏。每日换药1次,至痊愈为度。方解泄泻的发生,主要是脾胃功能失调,故治疗原则以......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家民主任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已近40年,秉承享誉津门的“小儿王”任宝成老中医的思想,注重“脾胃学说”,结合任老的验案及其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脾胃论”的学说,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学术思想——以“脾胃为中心......
  •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刘某,男性,44岁,因肛门块物肿痛反复发作两个月来院就诊。自诉两个月前突发肛门左侧有一鸽蛋大小包块,肿胀疼痛,经抗生素静滴治疗,疼痛稍减,肿块未消,每因劳累则肿痛又起,无恶寒发热,无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无便血,大......
  •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痤疮病机多属血热、湿热、热毒、血瘀,一般多将本病分为肺热证、血热证、胃肠实热证、热毒证、湿毒血瘀证等,治疗上分别选用泻白散合枇杷清肺饮、桃红四物汤、清胃散、五味消毒饮和除湿解毒汤等。但我们发现,临床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