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日本小柴胡汤事件

    日本小柴胡汤事件

    贾 谦

    杜艳艳

    段黎萍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

    公元4世纪中叶,中医药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与当地文化相结合,遂成为今天日本的和汉医学。此后1000多年中,中医药(准确地说为和汉医学)一直是日本唯一的医疗保健体系。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和汉医学(中医药)的地位被西医药从法律上取代。直到20世纪60年代,汉方制剂才又作为“一般用医药品”出现于市场,1976年日本政府正式批准在医疗保险药价目录中收载汉方制剂,被收载的称谓“医疗用医药品”。也就是说,明治维新后,和汉医学在日本中断百年。

    自1976年厚生省批准和汉医疗进入医疗保险之后,日本汉方制剂生产与日俱增。今天,日本生产的汉方制剂仍为张仲景的210个处方,其中147个被批准为“医疗用医药品”,可以在医院中使用,其余63个为“一般用医药品”,相当于OTC药品。

    1990年,日本厚生省规定,只对取得西医资格者授予汉方诊疗资格,换言之,日本中医师(和汉医师)没有法定地位。事实上,日本迄今没有一所正规中医药高等院校,仅1982年开办了一所明治针灸大学;1991年日本与北京中医学院合办的“北京中医学院继续教育日本分院”是日本中医药的唯一最高学府。也就是说,日本的政策是“废医存药”。汉方制剂由西医大夫对病使用而非辨证使用。日本80%西医大夫都使用过汉方制剂。

    1990年,日本厚生省宣布首先对小柴胡汤应用现代医学、药学的再评价方法确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经过大量研究,1994年厚生省对小柴胡汤改善肝病患者的肝功能障碍之功效予以认可,于是该方作为肝病用药被正式收入国家药典,日本出现百万肝病患者同服小柴胡汤的盛况。小柴胡汤成了肝病患者治疗首选药物,且贯穿治疗全程,例如,一患者连续三年服用,累积服用了7.5公斤小柴胡汤制剂。1995年,小柴胡汤制剂的年销售额超过当年日本医疗保险范围内147种汉方制剂总销售额的25%。1996年3月,媒体披露:自厚生省认可小柴胡汤治疗肝病功效以来的两年内,有88名慢性肝炎患者因服用小柴胡汤而致间质性肺炎,更有10例死亡。厚生省立即发出紧急通知。民众对此反响强烈。是谓小柴胡汤事件。

    小柴胡汤事件的出现绝非偶然,系日本废医存药、中药西用、对病而不辨证的必然结果。不能说日本在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小柴胡汤方面没有下功夫;事实上,日本对小柴胡汤按西医西药的研究思路进行的临床与药理研究,特别是对其治疗肝病的研究,可谓广泛、深入,而且系统、全面,手段亦甚先进。因此,有专家认为:从现代西医的药理学立场与方法出发,常常难以阐明汉方制剂及中药的疗效机理;从中医辨证立场看,小柴胡汤不可能适用于所有肝病患者,也不可能适用于某一患者病程的始终。换言之,现代药理学研究结论很难成为汉方制剂或中药临床应用的唯一依据。

    也有人认为,日本厚生省公布小柴胡汤的“副作用”,意在将汉方制剂从国家健康保险中排除,以解决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问题。小柴胡汤事件之后,日本汉方制剂生产出现低潮,不仅未能再现1992年的辉煌,而且似有逐年减少之迹象。

更多中药材
  • 今天的病案分享,跟大家一起聊一聊胃疼这个话题,有些人他的胃疼,局限于心口窝,心下这个部位,有些人他疼痛是在胁肋部,所以说虽然就是一个胃疼,但它临床表现也是各有千秋的。那么今天治疗的这个胃疼,大家来看一下,它的临床症状都有哪些?来诊的时候,表......
  • 我们来看一下它的临床表现,大便粘腻不爽,肛门灼热瘙痒,这是它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也是最苦恼的一个问题,这种症状反反复复的发作,自己也不好意思跟别人去倾诉。再有的一个表现,就是胃脘胀痛,有的时候会胃疼,口舌灼痛,就是我们所说的灼口综合征,嘴里头......
  • 这位是一个女性患者,它所表现出来的虽然在夏天也是一种什么怕冷的状态,畏寒肢冷,乏力汗出,不但怕冷,而且还爱出汗,越出汗身体感觉越凉,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再者,食欲不振,用她的话来说,我就是体质特别的虚弱,那这个就是她一身怕冷的症状。再者,就是......
  • 那么这个上火其实在医学上,它确实有着它自己的定义,什么定义?就是上火是指一类各种因素导致的头面五官出现的这种红、肿、热、痛,这一类病症的一类总称。那么今天跟大家聊的这例上火的案例,就是一个青少年患者,他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表现,这位患者,他来诊......
  • 这样一种症状,那么这样的人群其实现在太多了,我告诉大家,凡是这种消化系统疾病,无一例外全是吃出来的,要么你吃的少得病,要么你吃的多还得病,再者你不按时吃也得病,消化系统疾病,都是吃出来的。胃强脾弱,临床表现就这两大症状。胃强,这种强,其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