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抗癌真菌研究开发新进展

    真菌为大自然中一大类群,属于低等植物(与藻类、地衣同属一类)。自然界的真菌种类极其繁多,其中担子菌科的一些腐生菌为人们熟知的食物(如香蕈、蘑菇、金针菇、竹荪、猴头菇、银耳与茯苓等)。过去2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真菌的药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开发出一大批真菌类药物与保健品,其中来自真菌的抗癌剂尤其令人注目。

    据研究,香菇等真菌普遍含有多糖类物质。在灵芝等木质化真菌中多糖含量竟占其干重的30%左右。含多糖最多的“巨大锐孔菌”含量高达38%。真菌所含的多糖属于β(1→3)与β(1→6)两种链状葡萄糖分子结构。动物实验证实,真菌所含的多糖具有出色的抑癌作用。现将国内外报道的真菌提取物类抗癌剂摘要介绍如下,谨供参考。

    猴菇菌提取物猴菇菌(旧称“猴头菌”)是美味可口的食用真菌。早在40年前日本学者即已发现:猴菇菌具有出色的抗胃癌作用。不久前日本学者从猴菇菌提取物中分离出两种酚类物质(即“猴菇酮A”与“猴菇酮B”)。试管实验表明:只要加入极微量(几十ppm)的两种猴菇菌提取物即可令胃癌细胞停止生长。

    香菇多糖据国外研究人员报道,香菇多糖主要通过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分泌γ干扰素而达到抗癌、抑癌的效果。

    灵芝提取物灵芝在中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据日、美两国学者研究,灵芝醇提取物中的三萜类物质可阻止癌细胞的转移(防扩散作用),故今后灵芝可望开发成为抗肿瘤新药。

    帝王蘑提取物帝王蘑系一种体硕大的食用菌,主要分布在巴西共和国的原始林区。科学研究表明:帝王蘑所含的多糖物质,其结构不同于香菇多糖和灵芝多糖之类已知多糖。将少量帝王蘑提取物注入实验鼠腹膜内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提示该产品可望开发成为抗癌(尤其肝癌)新药。

    桑耳多糖桑耳(桑黄)也是一种真菌,因寄生于桑树而得名,最早收载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现多为人工栽培。据我国学者报道,桑耳(学名:鲍氏层孔菌)含有结构极其复杂的多糖物质,除β(1→3)、β(1→6)多糖外,还有半乳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和墨角藻糖等。在日本和韩国人工栽培的桑耳成为抢手的抗癌保健产品。据报道,韩国每千克桑耳市场售价高达2300美元(合人民币1.8万元以上)。据介绍,口服桑耳水煎液可使肿瘤体积缩小,并延长晚期肿瘤的存活率。

    真菌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史(如灵芝、茯苓、云芝、猪苓、冬虫夏草和马勃等均为常用中药材),加速开发真菌类提取物抗癌新制剂意义重大,市场前景广阔。

更多中药材
  • 李军 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中医学称之为“粉刺”、“面粉渣”、“酒刺”、“风刺”等,并认为素体阳热偏盛是痤疮发病的根本;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
  • 刘某,女,53岁,2010年10月24日就诊。患者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30余年,两日前因接触油漆,出现气紧喘息,自行吸入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后,未见明显缓解,遂到门诊就诊。刻诊见患者气促,呼吸困难,面色发绀,喉间痰鸣,诉夜间喘息不得平卧,咯白......
  • 孙亚威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乔某,女,1岁,2011年8月15日初诊。患儿腹泻5天,一日4~5次,大便酸臭如败卵。夹有奶瓣,含少量黏液,神疲,伴呕吐,食欲不振,哺乳后即泻。笔者采用“高氏揉捏法”治疗一次泻止,巩固3次而愈。具体操作如下:揉腹:......
  • 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月经病,临床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几种情况。月经周期缩短,经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者,称月经先期。月经周期延长,经行错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
  • 王强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2011年8月25日《中国中医药报》载范铁兵“论肝为血室”一文,重提柯琴等“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血室男女皆有”等旧论。笔者认为此说并不妥当。肝脏虽然与血室密切相关,但是如果就说“肝为血室”或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