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现代产业基层药检定位

    中药现代化是一件功在民族,利在国家,造福人类,继往开来的伟大事业。中医药学以其独特的理论和现实的疗效生存发展至今,并且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足见其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在下个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中,中国传统药学的突破,有可能成为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的新的重大贡献之一。

    药检所是国家药品监督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本地区药品质量监督检查所需要的药品检验工作,其检验结果具有法定效力。药检机构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中央到省、地(州)三级药品检验体系和一套较系统的药品检验工作程序。各级药检所自成立以来,围绕药品质量监督检验,为促进我国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因药品检验工作的专业性,各地基层药检所的专业人员构成情况差别不大,普遍形成了药学专业人员比较集中的局面。以笔者所在药检所为例,全所26人,药学人员21人;药学大专以上毕业的占81%(17人),药学本科毕业的13名。因此,和地方药品生产企业比较,药检所在人才资源和知识结构上占有较大优势。其次,在国家长期的建设投入和扶持下,基层药检所普遍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检测仪等尖端检测仪器设备,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科研开发能力。

    一方面,根据WTO协议,从2006年我国将逐步开放检验市场,国外检验机构将依托其检验技术和资金优势进入我国,专家预测有可能对我国形成新的技术壁垒。另一方面,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面前,在国家发展民族医药、实施中药现代化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如何把握住难得的机会,依托西部地区拥有丰厚资源的优势,发挥基层药检所拥有的数量大,专业人员多且相对集中的独特优势,协助发展地方优势产业,促进地方经济的腾飞。

    值此改革关头,我们有必要从生存、发展和使命的角度,探讨在西部大开发中,基层药检所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迎接挑战,在发展民族医药,实施中药现代化的建设中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如何依托科技进步,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民族医药、实施中药现代化促进西部优势产业发展的形势与任务的需要,充分利用国家的建设投入,以最小的资源配置来换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笔者对基层药检所在中药现代化产业中的发展定位提出下述三点建议。

    一加强药品监督检验能力

    国家食药监局提出的“以监督为中心,以法律为依据,以技术为依托,以基层为重点,‘监、帮、促’相结合,加大执法力度,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原则,为新时期的药检工作指明了方向。

    药检所改革是新时期强化药品监管职能的需要。医药经济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利益趋动的诱惑,假劣药品屡禁不止,人民用药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更需要造就一支政治过硬、设备精良、业务精通、纪律严明、行动快捷的高素质的药检队伍。随着药品监管体制的理顺,社会各界对药检所的期望更高了,基层药检所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大。

    律人先要律己,加强检验监督的关键在于先要把自己建设成为符合市场要求的药品检验所。未通过实验室认可的实验室将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因此,药检所要推行实验室认可制度,以实验室认可为重点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保证药检业务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通过实验室认可,提高对药品的监督检验水平,加强对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净化药品市场,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构建合谐的社会发展环境。

    二做好科研开发

    西部大开发,科技是重要生产力要素,在基层药检所应该倡导“科技兴所”。目的在于通过科研开发,以科研培养人才,以开发促技术进步,以事业引召人才,以感情留住人才,以良好的环境造就人才,培养一批青年学术带头人,增强药检水平,壮大药检队伍。立足本地药材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发掘民族医药资源以及在GAP实施等有关环节中,本着量力而行的方式,鼓励全体检验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有关科研工作,让科研成果为地方医药经济的发展作服务。

    三科学求实,开拓创新,树立药检新形象

    2005年笔者所在药检所在不足半年的时间内,完成检品600余批次,对地方药品市场监督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净化了药品市场,遏制了假劣药的泛滥。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建立中国自己的FDA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毋庸讳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药检所将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但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不畏艰难,锲而不舍,奋力拼搏,就一定能闯出新路子,打开新局面。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破除“等、靠、要”的思想,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用发展的观念、市场的观念、创新的观念去认识、分析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为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促进医药产业的发展发挥自己的力量。

更多中药材
  •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失瘖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曰:“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症在标,因窍闭而瘖也,虚者其症在本,因精气内夺而瘖也。”《张氏医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实证 实证......
  •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是对疾病基本......
  • 笔者从事中医临床15年来,体会到要学好中医,须多读经典,兼阅中医各家学说,博众家之长,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学古人之法之方很有必要,但师古而不可泥古,古法古方亦可新用。笔者将名医吴又可的“三甲散”用来治疗肝硬化腹水多例,均取得较满意的......
  • 冯某,女,43岁,2010年10月13日初诊。患者主诉平素怕冷,遇寒则咳,咳则遗尿,已达五六年之久,秋冬季节加重。数年来,屡次求医,中、西药物服用颇多,然疗效欠佳,因友人介绍,故来就诊。刻诊见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迟无力,右尺尤甚。脉症合参......
  •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称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功能减退,致静脉瘀血,动脉血液灌注不足,心脏不能充分排出足够的血量满足机体代谢和发育的需要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为心肌病变或结构异常使心脏负荷加重而引起,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导致死亡。小儿各年龄期均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