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宁静致远——季羡林的养生之道

    杨璞 朱群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009年7月11日上午9时,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辞世,享年98岁。中国社会出版社的牟洁是季羡林先生生前最后见到的一位责编。她回忆说,谈到养生之道时,季老说自己年轻时从不锻炼,每天写作研究一坐就是一天,饮食上也没有刻意去调理,什么都吃。对于心情的调理方式,季老说了四个字:宁静致远。

    纵观季老的一生,无论从修身养性的角度还是从为人处世的角度,“宁静致远”这四个字的确是对其本人最简明的概括。季老之所以能得此高寿也的确与这四个字是分不开的。那么,这四个字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养生之道呢?

    “宁静致远”出自于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文学家诸葛亮的《戒子篇》,文中指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也就是说,君子的风范,应该以恬淡清静的心态修养自身,以俭朴淳厚的品行提升道德。如果生活不能淡泊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如果心绪不能宁静就不会有远大的理想。后世常将此作为励志的名言,而往往忽略或淡化了其中宝贵的养生哲学思想。

    “宁静致远”也体现了养生理念中的精神操守。季老一生淡泊名利、心系苍生,处事泰然,德高望重。唐代药王孙思邈曾言:“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也就是说,不讲究品德修养,即便服用灵丹琼浆,对延年益寿也无济于事。

    “宁静致远”还体现了精神层面的健康。一个内心恬淡清静的人,必定是一个对社会和生活充满爱心、与人相处关系融洽、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的人。诸多事例告诉我们,像季老这样善良、光明磊落、廉洁清正、乐于助人、人际关系融洽、注意个人道德修养的人,大体上都会健康长寿。宁静致远,在从容与宽容中享受健康;宁静致远,在淡然与清净里品味长寿。

更多中药材
  • 针灸痛不痛?每个人的个人感受不一样,在针刺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疼痛,特别是在进针,也就是用针灸针刺破人体的表皮,把针灸针刺入人体的穴位的过程中是有痛感的,但是这种疼痛通常比较轻微,会控制在人体能够接受的程度之内。当进针之后,通常会进......
  • 拔罐时罐的材质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陶制火罐,玻璃火罐外,流行的家用拔罐器使用也很方便。各种材质的罐负压力度有所不同,但是一般以每次拔罐10到15分钟为宜,因为每次拔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或者直......
  • 火罐和洗澡顺序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罐,但是绝不能在拔罐之后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脆弱的状态,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发炎,拔罐后更不能洗冷水澡,因为此时皮肤处于毛孔张开的状态,容易使寒邪侵入而引发其他疾病。......
  • 一、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二、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三、紫色,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四、鲜红而艳,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你拔完罐的罐是什么颜色呢?......
  • 一、(附子理中丸)用于脾胃虚寒二、(参苓白术散)用于脾胃气虚三、(香砂养胃丸)用于胃阳不足,湿阻胃气导致的胃痛四、(保和丸)用于脾胃不运,还伴有积食最后提醒大家一点,中成药虽然服用方便,但是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好还是在医生的辨证论治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