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走进中国医史博物馆 感受深邃的中医文化

    本报记者 向佳

    中国医史博物馆始建于1982年。今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新馆在原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并重新装修布展。不少库存珍贵文物的亮相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观。

    改扩建后的中国医史博物馆,为世人构建了一幅中医药文化的通史画卷。展出的600多件珍贵文物,远到新石器时期医药卫生的起源,到殷商时期的药材种子、再到汉唐时期的金银医针、九针;明清时期的医书药典、医疗器械等,无不展示了传统医学在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体现。

    展现中医药历史的灿烂辉煌

    中国医史博物馆新馆刚开馆,便迎来了许多尊贵的客人。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一直对中医药文化非常感兴趣。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博物馆之后,拉佐夫大使感慨道,“中医药确实是以人为本、自然无毒、医疗确切、副作用少、受人信赖,是真正的大众医疗”。他说,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对中医药很感兴趣,“不少俄罗斯人都十分青睐中医药治疗。俄罗斯政府很重视对华卫生合作,希望中药医取得更大成就、服务广大世界。”

    来自日本东京药科大学校长长坂达夫先生是第一次参观关于中医的博物馆,他对记者说,这个博物馆包括中国的历史,还有很多中国的卫生文化发展过程的直观记录,“看了之后有很不一样的感受”。

    记者在博物馆内还注意到一位老人,他在每一个橱窗前都会驻足仔细观察。这位老人是我国中药炮制代表性传承人王孝涛教授。81岁高龄的王教授是拄着拐杖来参观的,他对记者说,看到来参观的人群中不仅有年轻学生,还有来自其他国家的学者、友人,他感到欣慰和自豪。

    感受中医药文化的深刻内涵

    “这个博物馆将作为中医科学院研究生入学的第一课堂”,博物馆馆长柳长华告诉记者,每年新生入学后,都会让他们在这里直观地接触和学习中医药文化、中国医史及健康文明。

    小冉是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的研究生,“过去只能在书本里看到的文物在博物馆里都看到了。”小冉指着清代《调元练外丹图示》说,没想到古人对养生保健之道有这么深刻的认识。

    一幅清代的《内经图》引起了许多游客的兴趣。工作人员说,这幅看似山水画的画卷描述了人体之内的解剖图,展示了内练‘精气神’的途径”,以不同人物的各式动作,喻示人体不同部位的奥秘及相互作用;以流水代表人体“精气”运化之渠道,以“城门、桥梁、重楼”代表精气之关窍;画卷完美地融合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

    在博物馆中央的一面墙上,洋洋洒洒书写着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柳长华说,这篇被奉为中医经典的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医人。《大医精诚》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是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所在。“对中医药的抢救和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文化层面的东西”。

更多中药材
  • 夏天可以吃到很多时令的水果,这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在这个季节,雨水充沛,水果香甜多汁。在南方的夏天,还有一种独特的水果,基本上见不到,那就是黄皮果。尤其是在每年的六七月份,正是吃黄皮果的好季节,荔枝吃多了容易造成肝火旺盛而且糖分高,所以不......
  •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内脏之一,它是我们消化、吸收、代谢、排泄、免疫等生理功能的基础。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等问题,使得肝脏的健康逐渐受到损害。那么,如何保护我们的肝脏呢?李可老中医告诉我们,多吃这4种东西,可以增强体质,......
  • 石斛有很多品种,霍山石斛就是其中养生价值较高的一种,又因为它的产量少而更显珍贵。因此,不少人也都有食用霍山石斛养生的习惯;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霍山石斛的。那么,哪些人不宜吃霍山石斛呢?接下来就让斛村长的小编带着大家来一起了解一下吧!不......
  • 石斛粉一般是将石斛干条或枫斗研磨制成的细粉,通过研磨后的石斛粉1细胞被打破了,但不会影响它的营养物质和养生功效,而且食用起来更加方便,入口即化,有利于我们身体充分吸收它的营养。那么,石斛粉的功效与作用的功能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让斛村长的小编带......
  • 石斛花的营养成分丰富、养生功效显著,经常被人们拿来食用滋补身体。但石斛花的花期短暂,通常只有两个月,而且采收期也比较难把握,采收的时间会直接影响它的营养成分含量。那么,石斛花能吃吗怎么吃?接下来斛村长的小编就带着大家来了解一下!石斛花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