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三种贝母功效各异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贝母据产地不同有川贝母、浙贝母之分,川贝母生于高山寒冷地带,分布四川、云南、青海、西藏、甘肃等地,鳞茎小而两瓣相等,有松贝、青贝、炉贝之称;浙贝母生于潮湿山坡草丛,分布浙江、江苏、安徽、湖南等地,鳞茎大而为分为两瓣,有元宝贝、珠贝之称,两者产地不一,大小迥异;另有一种土贝母亦入药。

    川贝母最早载《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均有论述。《名医别录》云:“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淅淅恶风寒,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浙贝母载于《本草正义》,“大治肺痈肺痿,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明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土贝母载于《本草从新》:“治外科痰毒。”《陕西中草药》云:“治淋巴结核,急性乳腺炎初起,痈肿。”

    药理证实川贝母和浙贝母均有镇咳、降压作用,川贝母尚有祛痰、解痉、升高血糖、抑菌等作用;浙贝母尚有镇静、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增加冠脉流量等作用。

    三种贝母的区别是: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卷叶、乌花、棱砂川贝母的鳞茎。其性味苦、甘,微寒。功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主治肺热燥咳,痰黄咳喘,阴虚劳嗽,咳痰带血等。

    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鳞茎。其性味苦,寒。功能清热化痰,散结解毒。主治风热、燥热、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等。

    土贝母——为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块茎。其性味苦、凉。能解毒散结,消除痈肿。主治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及蛇虫咬伤等,近年用于治疗肿瘤。

    川贝母长于清热润肺;浙贝母长于宣肺清热;土贝母长于散结消肿。临床使用时应予区别。

更多中药材
  • 平时在工作当中治疗很多这种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也就是HPV感染的患者,那么这一类患者,通常会做一项检查,也就是宫颈活检,那么宫颈活检的报告单当中,通常会出现c in1到3型这样一个诊断。那么今天我就通过这里跟大家详细的来聊一聊什么叫CIN,......
  • 有很多人好奇说,皮肤瘙痒怎么就跟恶性肿瘤扯上关系了呢?其实皮肤的瘙痒有的时候确实是有一部分恶性肿瘤,它的一个临床表现,它被界定为这种副癌综合症,也就是恶性肿瘤的一种伴发症状。它是因为,有些恶性肿瘤细胞会产生一些组胺类活性物质,随着这种血液运......
  • 那么如果长期的这种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得不到很好的救治的话,那么它会对食道黏膜造成损伤,继而与食道恶性肿瘤发病密切相关,它也可以被视为这种癌前病变,那么因为平时的临床工作当中接触的消化系统疾病比较多,尤其是这种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所以说......
  • 中医通常把这类疾病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等。它主要的疼痛方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心胸痹痛,通俗来讲叫心绞痛,或者是闷痛、刺痛、烧灼样疼痛,或者是刀割样疼痛。那么以绞痛和刺痛为多见。通常诱因都是因为劳累,比如说老年人早晨起来去早市儿,一......
  • 高血压病人除了日常规律服用降压药之外,早晨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这三件事儿,第一就是起床过猛,或者这个早晨起来还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就开始锻炼身体,剧烈运动。这样,对血压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会使血压迅速升高,严重的,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因为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