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冬季经典食谱

    食谱一:姜糖牛奶

    功能补虚损、益脾胃,可治虚弱劳损、反胃等症。《本草纲目》指出它能“治反胃热哕,补虚弱,止渴,养心血,润大肠”有助脾健胃的功效。

    做法:最好的做法是用150~200毫升鲜牛奶加一调羹生姜汁和少许白糖,放入瓷器内,盖上盖子蒸适当时间后饮用。

    功用:有散寒、和胃、止呕的功效。每天喝一杯,手脚之寒气便会渐失。

    食谱二:黑豆鲶鱼

    原料:黑豆,味甘性平。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黑色素、钙、磷、铁和维生素A、维生素B、烟酸等。功能养血补虚,主要为滋养作用。

    胡子鲶鱼又名塘虱鱼。功能补血、滋肾、调中、兴阳,为滋补食品。

    做法:塘虱鱼2~4条,去除内脏、鱼鳃等,洗净后放入瓦罐内,再加入60~90克黑豆,用文火炖熟后调味即可。如果感觉黑豆不容易消化,可以加入适量陈皮调胃气。

    功用:调理女士血虚头痛、头晕目眩、自汗盗汗、耳鸣乏倦以及血小板减少等。

    食谱三:白胡椒煲猪肚汤

    原料:白胡椒,性味辛、温。入胃、大肠经。含胡椒碱、胡椒脂碱和挥发油等。功能温中散寒、醒脾开胃。《本草纲目》认为它“暖肠胃,除寒湿反胃,虚胀冷积,阴毒”。《唐本草》说它“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海药本草》指出它可“去胃口气虚冷,宿食不消,霍乱气逆,心腹卒痛,冷气上冲”。

    猪肚性味甘、微温,入胃经。功能健脾胃、补虚损、通血脉、利水、除疳。《本草图经》记载它能治“骨蒸热劳,血脉不行,补羸助气”。

    做法:购买猪肚一只,反复用水冲洗净。把约15克白胡椒打碎,放入猪肚内,并留少许水分。然后把猪肚头尾用线扎紧,慢火煲1个小时以上(至猪肚酥软),加盐调味即可。另外,汤煲好后的猪肚酥烂滑软,切条装盘,再撒上白芝麻和鲜酱油,是一道非常不错的冷盘。喝汤吃菜,实属美味。

    功用:可以用于治疗胃寒、心腹冷痛,因受寒而消化不良、吐清口水、虚寒性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其实,这道汤煲成以后呈现牛奶般的乳白色,不仅浓厚暖心,且有不一般的食疗效果,可以作为冬天的一道家常菜。(朱珍勇)

更多中药材
  • 我们中医讲发为血之瘀,就是头发与血有关系,为什么好多这个血虚的病人会引起脱发,血虚的话,对我们这个这个头发的营养达不到就会脱落,最常见的熬夜的病人,看看平时这个门诊上的白领,这女同志会多一点,这个熬夜心情不好,时间长了,头发脱落,不是完全脱......
  • 打呼噜是一种疾病,打呼噜比较多的是胖人,因为好多胖人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噜。打呼噜就是我们睡觉时,坐着时气道是通畅的,躺着时腺样体盖住气道了,轻的话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话,我们医学上叫睡眠障碍综合征,严重的人睡觉的时候都能憋醒......
  • 中药太苦加点糖?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儿童还是忍不住那个苦味,喝几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妈妈在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味太苦会在汤里放很多白糖。其实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对于正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
  • 因为我们中医治病讲究六经辩证,对某些经络有问题的疾病,我们可以使一些引经药物,使得这个药物达到我们针对的经络效果更好一点。一般的老中医开化药药引,大枣啊,生姜,还有葱白。这个生姜呢,主要是一个可以佐治我们的方子中的寒凉的药物啊。大枣呢,其实......
  • 姜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调味剂,殊不知姜对于手脚冰凉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果你手脚容易凉,不妨在做菜煲汤的时候多放点生姜,也可以用生姜煮水,如果没有糖尿病的话,还可以放些红糖与生姜一起煮,经常饮用可以起到缓解手脚冰凉的作用。还可以采用生姜1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