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由“冬藏”转至“春生”--年头年尾  养生如何“转轨”

    廉万营 河南省中医院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紧接着大寒的是立春。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而立春是新的一年的第一个节气。“过完大寒,又是一年”。新的一年就又开始了。在此之际,笔者就如何安度冬季,迎接开春采访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中医学院毛德西教授。

    在大寒到立春前的这段时间,大致处于数九隆冬的四九、五九阶段。农谚说:“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意思是说: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河面结冰,江河封流;而一旦进入五九、六九,气候开始逐渐转暖,沿河的柳树就发新芽了。因此,从大寒到立春这段时间,正是天气由冷逐渐转暖的阶段,气候特点由“冬藏”转至“春生”,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生活饮食起居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进补要减量

    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生于自然,就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够“尽享天年”。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但在大寒到立春的这段时间里,不管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的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的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

    在我国北部比较寒冷的地方,有吃狗肉、羊肉以及辛辣刺激食物来保暖、进补的习惯,但在立春到来前,最好把动物类的进补食物改为植物性的,如灵芝、鲜菇汤等,另外还要戒烟限酒。还要考虑大寒期间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应适当多吃一些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对于口味较重的北方人来说,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过量易伤肾气,不利用保养阳气。

    锻炼见太阳

    自冬至日起,自然界阳气始生。但到立春前,阳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相对闭藏状态。在大寒到立春这段时间里,气候仍然寒冷干燥,在养生方面还要顺应大自然这种封藏之性,早睡晚起,等到日出再起床锻炼,因为日出象征着阳气的强壮,此时运动,不易被寒所伤,这对老年人来说尤其重要。

    冬季运动,要适当加强四肢的锻炼,尤其手和脚等阳气不易到达的地方,应该想办法多活动活动,比如在天气好的时候多走走路、骑骑车,经常踢踢腿、甩甩胳膊,按摩一下手、脚(上肢按摩可选取十宣穴、劳宫、内关,下肢可选取涌泉、足三里,男性可加用阳陵泉,女性可加用阴陵泉、三阴交穴)。经常按摩手、脚,对心脏也很有益处。传统运动八段锦动作舒缓,全身活动充分,也很适合冬季锻炼。

    取暖别走样

    虽说天气即将逐渐转暖,但大寒到立春这段时间还是非常冷的,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如此,这段时间防寒保暖很有必要。但是室内温度不要过高,16℃~20℃即可。虽然“就温远寒”是冬季养生总的原则,但是有的人为了身体舒适,时常把室内温度调到25℃以上,取暖走了样,变成了“取热”,稍微活动就会出汗,再出门时遇到寒风就容易患病,小儿、老年人最易受害。经常出汗容易耗散阳气,而冬季养生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勿扰其阳”。因此室内取暖温度不宜过高。

更多中药材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脾胃病者,医者多倡导东垣之论,一部《脾胃论》集脾胃学术之大成,其论述详于温补而少于清滋,往往忽略脾阴治疗,后世医家也多遵其说。然脾与其他脏腑一样,也有阴阳之分。纵观古今立说,论脾阴者颇多。《灵枢·五邪》篇云......
  •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桔梗为《本经》下品。原文:味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本经》云其味辛微温,与现在的认识不同。就其味而言,现认为以苦味为主,兼有辛味。就其药性而言,也与之相左,现......
  • 马建国 张向峰 山东曲阜市第二人民医院刘某,女,53岁,2010年11月15日初诊。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3个月余,其间某院诊为肩关节周围炎,予伸筋丹、小活络丸、独一味、芬必得、布洛芬等中西药物交替内服,及针灸、按摩、热敷、理疗、膏药贴敷,收......
  • 王树文 河北省赞皇县东街卫生所笔者近治一慢性腹泻患者,方中使用了被列为“十八反”禁忌的反药,患者服药后出现了较强的药物反应,后经辗转加减变通,继续使用反药控制了病情。恰好近日又读了贵报2011年7月29日载“使用十八反,犯禁还是突破”一文,......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秋伤于湿”语出《内经·阴阳应象大论》,对此说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当今医者,多遵喻嘉言“秋伤于燥”之说,笔者认为,一年有四季之分,有旱季和雨季之别,各季节之间的转换规律前后联系,互相制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