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蜈蚣和接骨草

    据载,哈尼族有个著名的接骨医生,他自采自制的接骨药方,医治骨折竟有意想不到的疗效,被人们誉为接骨“神医”。有趣的是,这种接骨医术并非出于祖传,而是“神医蜈蚣”教给他的。

    一天,这位哈尼族医生在大树下休息,突然间看到一条20多厘米长的大蜈蚣爬过来。他担心蜈蚣刺伤自己,便拔出长刀,把蜈蚣斩成两截。过了一会儿,他发现另一条雄蜈蚣爬过来了,绕着两截尸体转了转,用嘴触一下,便匆忙往草丛里爬去了。

    哈尼族医生出于好奇心,仔细地看,只见不多久,这条雄蜈蚣嘴里噙着一片嫩绿的叶子又爬回来了,它先把两截蜈蚣尸体放在一起,然后将这片嫩叶覆在连接处的上面。大约过了半个多时辰,奇迹出现了:那条被斩成两段的蜈蚣竟然连在一起,慢慢地蠕动了几下,爬进草丛里。

    哈尼族医生捡起那片遗留在地上的叶子,仔细地辨别,认出这是长在一种细藤上的叶子,他猜想这种叶子可能有接骨的功能。于是,他采了一大包背回山寨。第二天,他先将这种叶子捣碎,然后抓来一只公鸡,折断其腿,把碎叶敷在鸡腿骨上包扎好。过了三天,解开一看,鸡腿骨竟然连接起来了。

    据相关记载,接骨草是忍冬科植物,茎草质,叶对生,卵形小叶。春天开花,黄白色,在枝端密集成复伞状花序,产于我国西南山区。枝、叶可入药,有祛风湿、行血通络的功效,能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筋脉不利。(曹本整理)

更多中药材
  • 本期博主:罗大伦 中国中医科学院如果受寒,第一时间处理,就不容易变成很严重的问题,用温通经络的中药泡洗,效果就不错,还可加上引经药,效果会更好。这些天天气冷了,转眼冬天来了,有时候会着凉,会受风,如我们在外面的时间长了,站在风口了,或者穿得......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其主要特点是凝血,纤溶功能亢进,微循环障碍,进而引起出血,脏器损伤,血细胞破坏,甚至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病属中医“瘀血证”范畴。病因病机热毒......
  •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消渴为临床常见症状,它以口渴明显为主,但又不尽同于糖尿病,也就是中医所讲的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尿有甜味等临床表现,而《金匮要略》消渴篇,把口渴都归属于消渴,有口渴多饮,也有口渴不欲饮,但无......
  • 万柏松 河北省迁安市传染病医院手足口病自2008年开始在我国大范围漫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死亡病例。引起全国医者的高度重视,而此病在1981年才开始在上海被发现,中医古籍中没有针对性的记载,如何治疗手足口病?特别是中药能否发挥作用?是摆在中......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确立主方、选好药材之后,将要进行膏方的制作。膏方制作的工艺已经流传千年,工序繁复,要求严格,否则难达到“滴水成珠”的基本要求。俗话说,膏方补不补在医生,灵不灵在制作。如果工艺不精、制作欠细,必将直接影响到膏方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