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清明食谱

    清明之时处于《内经》谓之“发陈”之春季,阳气初生,气温转暖,万物生长,百废待兴。人与自然息息相应,少阳之气亦春生,故饮食当固护初生之阳气,补益药膳的应用原则是补肝为主,但须注意勿助肝火太过以克伐脾土。

    在饮食方面,首先要贯彻《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养阳”的原则,也就是说,在饮食方面,宜适当多吃些能温补阳气的食物。李时珍《本草纲目》引《风土论记》里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除了蓼、蒿等现已较少食用的野菜外,葱、蒜、韭可谓是养阳的佳蔬良药。在此,介绍几款清明食疗方法。

    香椿芽拌豆腐渣 香椿芽100克,豆腐渣200克,盐、酒等调味品适量。将香椿洗净切碎待用,起锅放入油,把豆腐渣炒透调好味,再加入切好的香椿芽,翻拌炒熟即可。可清热解毒、健胃理气。

    蛋炒马齿苋 马齿苋300克,鸡蛋3个,蒜、盐、味精等调料适量。将马齿苋择净洗好,放入开水中焯一下,挤干水分切段待用;鸡蛋打散,放入调味品,略炒出锅;再起锅放入少量油,煸炒马齿苋后与鸡蛋一起翻拌调味即成。可清热解毒、散血消肿。

    荠菜黄鱼羹 小黄鱼3~4条,荠菜100克,火腿片25克,鲜笋50克,鸡蛋一个,盐、酒、味精等调味料适量。将小黄鱼加盐、酒、葱、姜上笼蒸熟,取出净肉备用;荠菜焯水切碎,火腿片切丝,鲜笋切丁;起锅下高汤放入笋丁、火腿丝,烧开加黄鱼肉、鸡蛋勾芡成羹,放入荠菜即可。可清热解毒、健脾开胃、安神益气。

    荠菜冬笋 净熟冬笋300克,荠菜100克,熟胡萝卜20克,精盐、味精、生油、水淀粉、鸡汤各适量。将冬笋切片,荠菜择洗干净,用开水焯一下,捞出放进冷水里冲凉后,挤出水分,切成粗末,熟胡萝卜切成末待用;坐锅,放油烧热,投入冬笋片略炒,加入鸡汤、盐、味精,烧开后放入荠菜、水淀粉勾稀芡,开锅后放进胡萝卜末,即可装盘。可清热解毒、健脾开胃、利尿通便。

    枸杞田螺汤 枸杞子15克,田螺肉50克,小白菜150克,姜、葱、盐各5克,素油适量。将枸杞子洗净,去杂质;田螺肉清水漂去泥,洗净,切片;小白菜洗净,切5厘米长的段;姜切片,葱切段;把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加入田螺肉炒匀,注入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加入盐、小白菜;用文火煮6分钟即成。可补益肝肾、清热解毒。

    口磨白菜 白菜250克,干口磨3克,酱油、白糖、精盐、味精、植物油适量。白菜洗净切成3厘米段,口蘑温水泡发。油入锅内烧热后,将白菜入锅炒至七成熟,再将口蘑、酱油、糖、盐、入锅,炒熟后,放入味精搅拌均匀即成。可清热除烦、益胃气、降血脂。

    鱼片鸡汤 鲜活鲤鱼250克,豌豆10克,火腿8克,冬笋、鸡汤、料酒、酱油、盐、淀粉、味精各适量。将火腿蒸熟切丝,冬笋切丝,姜、瘦肉剁成末,淀粉水调成湿粉,活鱼常规处理,剔去骨刺,片成小长方形鱼片。将鸡汤用旺火烧开后改为小火,将鱼片下入锅内汆一下,去掉浮沫使汤清亮,待鱼片熟后,再把切好的火腿、冬笋和其他作料加入汤内,烧开即成。可健脾开胃、清热利湿。(金真度)

更多中药材
  • 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而人体的五脏中,脾性湿为太阴,阴气最盛则脾气充盛,体内湿气也会正常的运行,不会出现湿气停滞在体内的情况。一旦出现脾气亏虚,湿气无法运化停滞体内便会形成内湿,聚为湿病。长此以往呢,患者体内的湿血开始泛滥,又因为脾虚无法运,......
  • 第一种药材:(绵茵陈)它具有清湿退热作用,用于三焦的湿热。第二种药材:(苍竹)这味药材也是祛湿的良药,它还有一定的健脾的作用,脾是运化湿气的,脾的功能强建了,湿气运化的多了,就不会有大量的湿气淤积在身体,适用于湿气比较重引发的舌苔白腻,腹痛......
  • 第一:脾气虚症,通常表现为容易腹胀,胃口下降,大便稀溏不成形,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者是苍白无华,舌质淡,胎白,中医治疗上一般以健脾补气为主。第二:脾阳虚通常表现为腹部容易感到冷,吃不了凉的食物,喜欢温热,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中医......
  • 陈皮作为一种用途很广的中药材,它主要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作用,并且它归脾肺经,在治疗脾胃气滞、食滞,咳嗽化痰上有独特的作用,如果您是因为脾虚引起的腹胀,痰多湿重,那就可以用它,但是呢,如果你是脾胃虚比较明显,这个时候就需要配党参,白术这些......
  • 这位朋友其实啊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裂纹舌淡有脾虚的一个现象,裂纹舌大家都知道,最常见的一个原因啊,就是脾虚湿盛所导致。脾最主要的功能就在于运化体内的水谷精微,如果脾虚水谷精微和气血就不能濡养我们的舌体,同时体虚会导致体内形成湿气,这个湿气又上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