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草药的区分

    徐小龙 江西省修水县野生药材开发研究所

    我常看《中国中医药报》,有一个关于中药的小问题,希望与贵报商榷一下。我常发现人们习惯把中药和草药合称中草药,因之,往往把中药和草药的概念也混同了。其实不对,这两个概念应予以澄清。

    什么是中药,什么是草药呢?以下分为两个层次来讲一讲:

    中药是以植物药为主体的(其中还含有动物和矿物药),故历代中药著作一律称为《本草》,但中药还是不能等同于草药。

    中药是古人经过大量实践发现,并用中药四气五味归经之说总结概括出来的药物,属于中药学家和中医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是中医几千年来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符合其理论体系、用其特定的语言来表达的经验的汇总,其临床运用应以中医理论为导向,恰如“中医发展战略”课题组组长贾谦说的,中药离开了中医,就变成了毫无用处的一堆垃圾。

    草药来自于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绿色植物,其中大部分是历代民间医师长期在防病治病方面证明用之有效的,当中有一部分植物医用价值的神秘面纱,还有待今人努力探索,去予以揭开。又有一小部分中药原只是民间用药或食用品,近百年才“升格”为中药的,此类如冬虫夏草、鳔胶、燕窝、淡菜等。

    中药、草药各有千秋,冬虫夏草在未进入中药铺以前,你能说它们是中药吗?两者很难界定。中医草医,同为一体,都起源于华夏文化,同根同源。

    民间医师需要学习中医的辨证施治,作为中医,也不能固步自封。近代一些中医名家如徐灵胎、王孟英曾向民间广求医方、精询药道,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卓著疗效。

    民间医师也有师承,东汉桓帝时,霸陵人韩康,常在山中采集草药,到京兆(当时的首都)长安市上为人治病,活人无数;韩康自己采药,自己卖药,数十年口不二价,史称草医之祖。迨及清朝,赵学敏还著有草医草药专书《串雅内外篇》流传于世。

    时当今日,草医草药对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强烈反映的“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亦不无裨益。

    我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理应对民间医师与中、西医一视同仁,允许民间医师在医疗实践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D4

更多中药材
  • 月经量多舌淡,质稀为气虚,常伴有身疲体倦,气短懒言,面色苍白等症状。调理上需要补气身体,固冲止血。量多,色深红,质粘稠,多出血热,这类人呢,容易口渴,喜欢喝冷饮,还伴有心烦多梦的症状。调理上可以清热凉血,固冲止血。如果是量多,色紫暗,质稠有......
  • 首先是脸色发黄,由于体内的气血不足,营养物质供应不够,而代谢废物又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堆积体内,就会出现脸上没有血色,皮肤差,长斑长痘的情况。第二是手脚感觉冰凉。血液是人体热量的一种传播方式,而手脚位于身体最末端,如果气血不足,就会导致气血无法......
  • 更年期的女性大部分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失眠,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要么就是整个晚上突然惊醒好几次,心慌、出汗,特别累,是因为肝肾阴虚的人,体内阴阳不衡,肝阳上亢出现的内热,从而导致的虚热内扰,心悸失眠的情况。所以针对这种更年期阴虚导致的......
  • 到了更年期的女性,一定要自己想开点儿,别总较真儿,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讲究一个情志,情绪不好是很伤血的,无论是心血还是肝血都受到一定影响,而血又用作濡养脏腑,同时脏腑的状态就决定了我们的情绪,所以总是情绪不好,会出现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你总是特......
  • 一、气血虚,气血提供的动力不足,月经的时候气血下注冲任气血更虚,不足以供养头部,一般是经期或者经后头痛。另外伴有心悸气短,月经量少,舌淡质稀,舌淡苔薄等症状。二、阴虚阳亢,身体阴虚,经行则冲任阴血外泄,治肾阴更虚而肝阳旺,风阳上扰清窍引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