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五味免偏嗜 饥寒防失宜--《内经》告诉我们如何饮食养生(上)

    马作峰 姜瑞雪 王平 张六通 湖北中医药大学

    编者按:我国的传统养生学有着悠久的历史,《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先秦时期的养生经验,为我国传统预防医学和养生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食养、药饵方面的养生学说,是独具我国特色的养生保健方法。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几位学者对《内经》中关于饮食养生的介绍会对我们有所启迪。本版将分两期刊出。

    《黄帝内经》中有大量饮食养生的原理和方法,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有关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节五味,避免五味偏嗜

    酸、苦、甘、辛、咸是饮食水谷的五种滋味,《内经》称之为五味,对人体脏腑具有补益作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这里指出,五味可以养五脏之气,促进神的生成。在《内经》的其他篇章还讨论了五味对五脏的作用差异,如《灵枢·五味》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灵枢·宣明五气》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等,提出了在生理情况下五味对五脏的影响有主次之分。

    如果五味偏嗜就会造成相应脏腑的功能失调,出现多种病理变化,如《素问·五藏生成》说:“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上述经文虽表述不同,但其核心思想基本一致,即都认为五味过极可以损伤脏腑功能。过食酸味,肝气太过,克伐脾土,可见肌肉皱厚,口唇缩揭。过食咸味,肾气乘心,心气抑郁不舒,血脉瘀滞,可见胸闷气短,面色无华;或伤肾,致使骨受损伤;或水侮土,使脾虚肌肉萎缩。过食甘味,土气太旺,土乘水,伤及于肾,可见面色黧黑、胸闷气喘、腰膝酸痛、脱发。过食辛味,金旺乘木,肝血受伤,筋失其养,可见爪甲干枯不荣,筋脉拘急不利。过食苦味,火气太过,火旺刑金,伤及皮毛,可见皮肤干燥,毫毛脱落;或母病及子,影响脾胃,致使脾气不运、胃部胀满。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对《内经》五味损伤学说,运用五行学说进行了解释,谓:“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此五行自然之理也。”因此,调节五味的平衡对于维持脏腑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避免五味的偏嗜是中医饮食养生的首要原则。

    节饥饱,避免饥饱失宜

    饮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灵枢·平人绝谷》云:“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素问·平人气象论》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都强调了饮食水谷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饮食要发挥其营养作用,一定要“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即饥饱要适宜。

    如果长期饮食过饱,则会引起肠胃受伤等病变,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反之,如果长期饮食过饥,又会造成气血津液的化生不足。《灵枢·五味》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灵枢·五癃津液别》说:“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说明如果长期饮食摄入不足,会形成脑髓不足,骨失所养等病变,因此,避免饮食的饥饱失宜对于饮食养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节寒热,防止过寒过热

    《内经》对食物的要求是“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灵枢·师传》),否则,“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灵枢·小针解》)。关于饮食过寒过热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内经》还进行了举例说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指出饮食寒热主要伤人六腑。具体而言,六腑中又以胃肠首当其冲,饮食过冷则易伤胃阳,过热则易伤胃阴,尤其是进食过热食物被认为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主要诱因。因此,饮食的温度应该根据季节和环境温度适当调整,以适合人体温度为宜,即所谓“热无灼唇,寒无冰齿”。

    此外,《内经》还对饮食寒热失宜影响五脏的情况进行了描述,其中尤其重视饮食过寒对五脏的损害,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指出饮食过寒可以伤肺而致气机上逆。《素问·欬论》对寒饮伤肺的描述则更为具体,说:“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目前,随着冰箱等制冷设备的普及,饮食过寒,损伤肺脏的情况越来越多,尤其是青少年过食冷饮而致久咳不止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充分证明了《内经》理论的科学性。

更多中药材
  •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枚瑰宝,它主要依赖于君、臣、佐、使药这几大部分。虽然见效慢,但是因为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备受养生人群的青睐。安胎利水汤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对它了解吗?【处方】人参4.5克,生白术4.5克,大腹皮9克,砂仁未(冲......
  • 血压高是体内的血压高于一个医学规定的平均值,对于这种血压高的情况,它主要是出现在中老年人的身上,一些中老年人的身上机能已经出现了减弱,所以对于血液的调节能力就不是很强了。血压高是应该要引起重视的,因为血压高可能会引起一些高血糖和高血压的疾病......
  • 改善便秘的方法是非常多的,饮茶也是其中一种,可是润肠通便的中药茶有哪些呢?如果我们可以了解了我们就可以在家里制作一些这样的养生保健的茶,大家喝起来也是很方便的。据悉也是非常种类多的,那么具体了解情况如下,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选择喜欢的......
  • 山楂决明子茶,山楂和决明子搭配,泡水而成。山楂味甘酸,性微温,有消食化滞、散淤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饮食积滞、胸腹痞满、女子血淤腹痛等。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就像一枚不定时的炸弹,让人终日处于危险状态,想要控制好血压,除了药物调理控制外,食疗甚......
  • 柠檬茶大家都并不陌生,在夏天来一杯加冰的柠檬茶无疑是一种享受呀,那么柠檬茶是有瘦身的功效的,今天我们所说的是柠檬加决明子,决明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它有清火明目的功能,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柠檬加决明子有什么功效,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