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医的艺术与艺术的中医

    杨光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在“中医的科学性”讨(争)论中,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医是艺术,而不属科学。有这样认识的人当然都是坚定的中医人或中医的“粉丝”,有意无意地用艺术来保护、赞誉、“提高”中医。记得某院校举办过一个以“中医与艺术”为题的讲座,其内容主要是说古今一些名医有各种各样艺术的爱好,如京剧、书法、国画等等,显然讲的是“中医从业者的业余艺术爱好”。

    那中医到底是不是“艺术”呢?笔者的观点:首先,中医不是艺术。艺术是美学范畴,其终极目的是创造美,医学研究人体生命,以健康为目的,二者当然不是一回事。其次,中医确实比西医具有“艺术性”,使人产生“中医是艺术”的错觉。这是因为:

    疗效神奇:古代和现代的医籍、医案、医话等和传说中,有大量关于疗效的描述,往往是久治不愈或必死的人,经主人公施治后“霍然而愈”、“效如桴鼓”,起码也是“一剂知,三剂愈”,甚至“世人皆以扁鹊能生死人”,等等。疗效神奇、出人意料,给人以艺术享受。

    诊治方法多样:中医诊治方法、技术多种多样,不同的医生对同一患者可能治法用药不同,或者同一医生对不同患者却使用相同的方法,千姿百态,甚至是千奇百怪。患者有症状,化验、CT检查不出来,老先生摸脉望舌,甚至一看神色,便知病之所在;常规治疗花费许多钱、许多时间治不好,也许一张小偏方、一二次针灸、一二味草药代茶、外洗……就好了。因为有不同、有变化,不是千篇一律,就有了艺术感。

    学习过程:传统艺术的学习大多是这样:初学容易,可以自学,但登堂入室则很难,越深入越不容易。要想学好,一要下苦功,二要有悟性,最好还要有名师指点。进了门,就讲究“功力”,而“功力”要在实践中日积月累,不是靠聪明和老师教就能解决的。学中医也是如此,没有长期的临床磨砺难成大家,所以中医与艺术家都是“越老越吃香”。

    流派纷呈:中医有“经方派”、“时方派”、“金元四家”、“火神派”等等;各种艺术形式大都分派,书法有苏黄米蔡,诗词有婉约豪放,绘画有印象派野兽派,等等。而现代西医学领域分科明细,但基本不分派(不绝对,比如面对同一肿瘤患者,有主张坚决手术、除恶务尽的——可以称为“攻下派”。也有主张非手术放化疗的——可以称为“保守派”)。

    其他:因历史上文人比较有条件多读、读懂医学典籍,所谓“秀才学医,笼里抓鸡”,所以古代名医大多半儒半医、亦儒亦医,他们的文字除了论述医药,文采也好,读之除了获取医学知识还能给人以阅读的享受;过去处方用毛笔,一些中医书法好(如傅青主),医案、处方具有书法美……,如此等等,都可使人在面对中医时联想到艺术。

    以上诸方面(当然不全面),都是使中医这门科学具备艺术性,因而与艺术产生关联的因素,但只是其“然”而非“所以然”。使中医具备艺术性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医提倡“在一定规矩之内的创造性思维”,二是中医是一种“能不断提高的技艺”。先说第一点,艺术怕重复,真正艺术的必须创新,千篇一律的只能是复制品。中医诊病治病充满智慧机巧,十人十方,百人百法。面对一般情况可以套用成方成法,但面对非常之证必用非常之法、突破窠臼才能获非常之效。如肺有寒痰,常法温肺化痰久治不效,有人使用外科治疗阴疽的阳和汤获效;白术常用于脾虚泄泻,岳美中先生用其治便秘获效;蒲辅周先生治疗口疮,使用原本治疗遗精的三才汤;附子有毒,常规用几克,可有人用几十上百克,不中毒且取奇效……。但细究起来,这种创新一定是在中医药理论框架内,而不能恣意“创新”。方法疗效在“意料之外”,理论却在“情理之中”。第二点,凡是技艺,只要其操作水平有不断提高的潜能,就可以具有艺术性,因此可以说“艺术无处不在”。如果一种技艺很简单,没有丰富的内涵和不断提高的余地,那么再熟练也只是“熟练工”,成不了艺术。诊病疗疾是一种复杂的技艺,其水平永无止境。如果纯熟精湛到了“望而知之”、“屡起沉疴”、“应手而愈”等地步,就达到了艺术的水平。但能达到“艺术”高度的技艺,还是技艺,而不是严格意义的艺术。庖丁的宰牛水平再高,还是厨师。同样,医学就是医学,不是艺术,不“创造”艺术品,而是恢复人的健康。如此,可以依水平由低到高把中医师分为:合格的中医、熟练的中医、艺术的中医。

    总之,中医学是一门科学,运用这门科学诊治疾病是技艺,将这门技艺运用纯熟精湛就是艺术!

更多中药材
  • 脑子梗死出血,或者是又梗死又出血,先梗死后出血,先出血后梗死,怀着二者兼而有之,就会出现脑淤血,脑淤血如果是急性期吸拉栓溶栓,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很多人到不了医院,时间长都过去了。那么剩下脑梗死,脑出血,中医就是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最著名......
  • 一:脾胃虚寒的人,用红糖生姜大枣茶二:女性肝郁脾虚,乳房胀痛,可以选择玫瑰花茶三:眼睛干涩,看东西模糊,可以选择呢枸杞菊花茶四:容易失眠心烦的人,枸杞百合茶五:饭后消化不了,容易食积,可以选择山楂陈皮茶六:秋冬干燥,咳嗽有痰,可以选择陈皮罗......
  • (四宝粥)它的成分是桂圆,红枣,山药,薏仁各25克,糯米100克,用温水泡一小时左右,然后加水熬煮,用冰糖调味即可。桂圆和红枣都是补益身体的上好佳品,有补血安神的疗效,但是如果服用过多,也容易导致胀气上火这样的症状,薏仁可以健脾利湿,解腻去......
  • 很简答黄芪15克,当归3克,大枣5枚,保温杯加水泡茶饮用,能够帮助人把气血慢慢的补起来,如果还先有体寒,可以再加上三片生姜。如果容易上火的可以加上10克的麦冬来进行调理。但是有一点要提醒大家的是,本身脾胃不好,湿气重或者有气滞血瘀的朋友,还......
  • 正常的月经周期是28天,如果月经提前了一周以上,这就叫做月经先期,月经先期呢,一般情况下也也主要由血热或者是血虚造成的。血热,主要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呢就是湿热,一种是虚热。实热主要就是有一些上火的表现,比如说便秘啊,口干舌燥,面部长疮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