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当心4种调味品“调乱”药效

    调味品是增加“美味”的必要调剂,同时本身含有各种营养,但不恰当地使用调味品,会使药物在体内“作乱”,不但影响或降低药效,而且可产生或增加毒副作用,威胁健康。

    油 食物中的油脂能降低某些抗菌药的药效,如使四环素、强力霉素降低药效分别达50%和20%;缺铁性贫血病人在服用硫酸亚铁时,如大量食用油脂食物,可抑制胃酸的分泌,从而减少铁在胃肠道吸收;服用降压降脂药期间,忌吃动物油,少吃植物油。

    解决方法:在服用这类药物时,需错开就餐时间,以餐前或餐后半小时,或在两餐中间服药。

    酱 酱一般是以大豆为原料制作的,其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在服用四环素族抗菌药物同时吃大量食用酱时,酱中的金属离子将与四环素族抗菌药结合,形成的结合物不易被胃肠道吸收,降低其抗菌效果。

    大酱或豆拌酱中含酪胺,如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降压药优降宁、抗抑郁药闷可乐等)同服,可引起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不仅降低药物疗效,还会加重病情。

    解决方法:该类药物不能与酱同时吃,应错开半小时以上。

    糖 不少人喜欢在中药汤剂中加糖服用。其实,中药加糖以后,将会改变药性,降低药效。砂糖(特别是红糖),富含铁、钙等元素,同服后会和中药的蛋白质、鞣酸等成分结合,使其部分有效成分凝固、变性、沉淀,从而影响药效。

    解决方法:服药后可用清水漱口,减缓苦感。

    味精 当受热到120℃以上时,味精会变成焦化谷氨酸钠,不仅没有鲜味,而且还有毒性。长期大量摄入过多的味精,会使人体的各种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出现眩晕、头痛、肌肉痉挛等不良反应。

    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可与血液中的锌结合从尿液排出,故儿童多吃味精可消耗掉大量锌,进而影响发育。

    解决方法:避免在进餐的同时服药,特别是老年人、婴幼儿、哺乳期妇女,以及高血压、肾病患者,平时也要少吃味精。(李定国)

更多中药材
  • 罗汉果大家应该都熟悉,它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所以有些人咳嗽,咽痛或者便秘死都习惯用它来泡水喝。但我们要注意,罗汉果味甘性凉,对于脾胃虚寒者并不适合使用,大家一定要记住。......
  • 中医认为,肥胖都是由脾虚所导致的,脾胃虚弱会导致身体水湿运化和排泄能力下降,湿气重便由此而来。而湿气重的人大多偏好重口味,肥腻食物吃多了又反过来造成身体痰湿过重,从而发胖。不仅如此,湿气重还会加重身体运化不畅,体内废物损失无法排出,就容易出......
  • 每一种药物最好都要错开,不同的西药之间服用的话,有些像解抗的药物,我们就错开服用,错半小时。中药西药之间,我们服用的话,尽量错开个半小时会好一点,以避免发生不良的化学反应。......
  • 我们知道中医治病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我们体内的这个营养的偏性,假如这个人是个寒凉的体质,我们用温热的药啊,这是正常对应的。假如寒凉的体质用这个寒凉的药,这个药对身体都是有毒副作用,这个是不能用的。还有下面一句话呢,就是能不能长期服用,如果这......
  • 每到冬季手上掉皮的,脱皮的,还有一些人是春季啊,夏季啊,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有季节性的,这个手上掉皮西医讲的原因比较多,像手癣,维生素缺乏呀,还有什么汗疱疹病毒引起的,这些都会导致我们手脱皮啊。我们中医上讲,一般是心脾有热,我们在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