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七月荷叶香

    杨璞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此时,正值荷花盛开时节,南京不少湖畔都弥漫着淡雅的荷香。荷叶是药食两用的美味佳肴,下面就请品尝一下专家推荐的三款由荷叶搭配制作的食疗佳品。

    糯米桂荷藕:

    解暑止汗清口气

    糯米藕是一款口味独特的南京小吃。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颜延凤副主任中医师对这道小吃评价有嘉。颜延凤说,因为荷叶入食,不但味道清香,而且能理脾活血、祛暑解热。正如明朝药学著作《本草再新》中所言,荷叶能“清凉解暑、止渴生津”。而糯米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止汗等作用。荷叶与桂花搭配做的糯米藕,还能疏肝通气、清新口气,比较适合在夏季易中暑、流汗和口气重的人选用。

    原料:莲藕、糯米、荷叶、白砂糖、糖桂花。

    制作:先将糯米淘洗净,用温水浸泡约1小时;藕洗干净,按节断开;切下藕的一头,露出藕孔,填入浸好的糯米,再用藕节头盖住,竹签插牢;锅内倒入清水,放入藕,旺火烧开;覆上干净荷叶,盖上盖,小火煮2小时;取出藕晾凉,削皮,切成0.8厘米厚的片,叠码在盘中;锅置旺火上,放入清水烧开,加入白糖熬化,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熬至糖汁黏稠时,加入桂花糖浆搅匀,离火晾冷;糖汁浇在糯米上即成。

    山楂荷叶排骨汤:清热散瘀利胃肠

    到了夏天,孩子们都放暑假了,好动是他们的天性,难免磕磕碰碰。但是一看到那些淤青的伤处,家长们不禁心疼起来。更让家长忧心的是,不少孩子受了外伤之后,连饭也不好好吃了,怎么办呢?别急,不妨给孩子喝些山楂荷叶排骨汤。

    南京中医药大学营养与食疗专家郭海英教授介绍说,《本草纲目》中记载荷叶能“生发元气、散瘀血、消水肿”。而山楂能健脾开胃,与荷叶一起达到通利肠胃的功效。而排骨汤富含胶原蛋白,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经常食用的补益汤品。山楂可开胃、助消化;莲叶可清热解暑;乌梅生津止渴;薏米有利水祛湿作用,再配合滋补营养的排骨,煲成的汤水更具有消暑、健胃、补益的作用。

    原料:山楂、新鲜荷叶、排骨、乌梅、薏米。

    制作:排骨洗净、飞水,斩件;新鲜荷叶、山楂、乌梅和薏米洗净;先将山楂、排骨、乌梅、薏米放入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改用中火煲约3小时,再放入新鲜荷叶稍滚便可,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荷叶粉蒸肉:降压消食固精气

    提起肉类菜肴,很多人认为吃了易使人发胖,但是荷叶粉蒸肉却不然。南京自然医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城生介绍说,荷叶其实是种既消食又保健的补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荷叶含荷叶碱、莲碱、荷叶甙等,能降血压、降脂、减肥。荷叶粉蒸肉是将炒熟的香米粉和经调味的猪肉包裹起来蒸制而成,其味清香,鲜肥软糯而不腻,夏天食用很适胃口。

    原料:五花肉、鲜荷叶、粳米、籼米及葱段、姜丝、丁香、桂皮、八角、甜酱、绍酒、酱油、白糖等配料。

    制作:将粳米、籼米淘净,沥干晒燥;把八角、山柰、丁香、桂皮同米一起入锅,用小火炒至呈黄色,冷却后磨成粉;猪肉刮去皮上细毛,清水洗净,切成长7厘米、宽2厘米的块(每块重约60克);再在每块肉上各直切一刀,不要切破皮;将肉放入盛器,加上述配料拌匀腌渍1小时,使卤汁渗入肉片,再加米粉拌匀,在肉片间的刀口内嵌入米粉。荷叶用沸水烫一下,切成小张,每张上面放肉1块,包成小方块,上笼用旺火蒸2小时至肉酥烂,溢出荷叶香味即成。

更多中药材
  •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急症之一。按临床表现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与重型急性胰腺炎两种。前者多见,临床上占急性胰腺炎的90%,预后良好;后者少见,但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临床病情凶险。......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张某,女32岁,2008年10月17日初诊。患者于3月前晨起发现头枕部斑秃一块,后来逐渐发展而成全秃,经多方医治罔效,头部光亮,羞于见人,夜寐多梦,大便干,月经先期,量多色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心血亏损......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编者按:膏方又称膏滋,系指药材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辅料制成的半流体或固体制剂,是中医的传统剂型。随着近年来膏方热的广泛兴起,膏方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凸显出来。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院长、河南省首届名中医庞国明教授就......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中麦门冬汤方证条文说:“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湿疹是一种变态性疾病,临床比较多见。中医学文献中虽无湿疹之名,但对有些疾病的记载与湿疹相符合,如“奶癣”、“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等。其发生多与体质因素有关。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或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