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处暑,少辛增酸防秋燥

    王彤

    8月23日为24节气中的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这时的三伏天已过或接近尾声。处暑过后天气转凉,天气开始转入秋季。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昼热夜凉的气候,对人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养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天气由热转凉,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人们的起居作息也要做相应的调整,须早睡早起。

    二是处暑要预防“秋燥”。一般来讲,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空气相对湿度是40%~60%,过高过低都会感觉不舒适。由于秋天空气中的水气含量小,其相对湿度下降,特别是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30%以下时,人们就会感觉到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或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发展为疾病(即“秋燥症”)。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科学睡眠防秋困

    处暑之后,我国很多地区的气温会逐渐下降,暑气消退意味着秋天的来临。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处暑期间,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都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也就是“秋乏”,秋乏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处暑节气正处于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人的起居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那么,在处暑之后,什么样的睡眠方式最有利于身体健康呢?《黄帝内经》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也就是说,秋季的睡眠规律要与鸡同步。古人认为,人在秋天的养生就要学鸡一样,到了酉时(19~21时)就该上床睡觉了。

    而早起是几点起呢?古人将鸡鸣作为时间标志,所以鸡叫之后起床即为早起,所谓“闻鸡起舞”,说的就是闻鸡叫如听到闹钟响,立即翻身起床,或锻炼,或干活,毫不懈怠。鸡鸣相当于几点呢?“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五更相当于凌晨5~6点,五更鸡是指5点钟左右鸡就开始叫了,这个时候起床即为早起。

    另外中医也讲时差,生活在北京的人按北京时间,生活在乌鲁木齐的人就不要再按北京时间来遵守了。养生的根本准则是人与天的融合顺应,人会变,大自然的规律不变。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处暑过后夜里较凉,为了保护阳气,晚上睡觉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脾胃受凉。

    处暑至,秋燥来

    少辛增酸防秋燥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什么要在秋冬养阴呢?这好比一株干渴的鲜花,春夏养阴犹如中午浇花,浇下去的水分会被蒸发掉一大半,而秋冬养阴就好比傍晚浇花,同样多的水分不但不会被蒸发,还可兼得晨露滋养。所以秋冬养阴效果最好。而具体到处暑时节该如何来养阴呢?在中医看来,此时一定要多吃些能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藕、菠菜、鸭蛋、蜂蜜等,以防止燥邪伤害人体的阴液。

    另外,秋季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养阴法则,叫“少辛增酸”。意思就是,用增酸的方式来收敛过旺的肺气,用少辛的方式来减少肺气的耗散。

    “少辛增酸”的效果如何?宋朝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假谲》中有一则人人都知道的“望梅止渴”的故事。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酸性食物具有非常强的滋阴效果,通过吃酸性食物,便能够缓解我们身体的“旱情”,甚至还没有吃到嘴里,润燥的效果就已经出来了。所以,处暑时节应多吃酸味水果,而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则要少吃或不吃了。

    而少辛的原因,同样是为了减少肺气的耗散。大家都知道,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会导致人体发汗,这是因为味辛的东西都有发散作用,能调动人体肺部的阳气通过汗液从体内发泄出来,随后身体便凉了。所以,处暑之后不应吃辣椒、花椒、生姜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食物,以免加重秋燥的症状。

    在处暑时节,常见的酸味水果除了稍晚一些的山楂外,最常见的莫过于葡萄了。但葡萄属寒性水果,一次不宜吃得太多。一般认为:成人每天不要超过200克,而孩子一天别超过50克。当然,葡萄并非是人人皆宜,尤其是胃酸过多、痰热咳嗽、胸闷咳喘者,不宜多吃,不仅仅是葡萄,其他酸性太大的食物也应少吃。

    除了酸味食物和水果外,处暑时节还应多吃一些时令果蔬。新鲜的黄瓜、西红柿、冬瓜、梨、荸荠、甘蔗、大枣、银耳、百合、蜂蜜和汤、粥等。这些都是天然的润燥食物,都具有与葡萄同样的功能,搭配食用效果更佳。

    除此之外,您也可以尝试“一咸一甜”两个简单的方法。水在人体内容易流失,如果在白开水中加少量盐,少量多次饮用,就会减少水分流失。另外,蜂蜜具有润肺、养肺的作用,同样是对付秋燥的法宝。“朝朝盐水,晚晚蜜汤”这句话,讲的就是秋季养生之道。

更多中药材
  • 我们在临床上呢,常见的问题归结一点就是两个字代谢。往往患者会说我现在消化不好,光吃不拉,或者说吃得多拉得少,大便就有点费劲了。这个费劲呢,并不是干燥,只是大便呢,便条变细啊。上厕所待的时间比较长,患者的心理上就感觉这事特别不正常,是否问题特......
  •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小患者啊,年轻不到30岁,然后他就是有胃胀,身上没劲儿,平时呢吃点饭就饱,有打嗝儿,也没精气神儿,有时候呢还有胸闷的症状,嗯,甚至有咽部的异物感,他大便呢,也变得有时候就会稀一些,吃点凉的呢,就容易拉肚子。这个患者呢,从脉相......
  • 最近呢,在临床上经常看到一些患者,包括一些年轻患者有这个眼干眼涩啊,视力模糊这些症状,可能有些患者呢,因为工作原因啊,总是坐着,有一些患者可能是运动量也比较少,还有些患者就是平常由于工作关系吧,这个喝酒抽烟也比较重,还有一些老年患者呢,他就......
  • 今天跟大家讲一个临床也比较常见的一个案例吧,也是我们在消化科比较常见的一个症状,这个病人呢,来看病的时候,这是一个63岁的一个男性,他来找我看病的时候,他说他主要症状就是夜尿多,之所以到我们消化科来呢,就是他除了夜尿多之外,这个腹胀症状还要......
  • 这个患者是男性, 50多岁,他来以后啊,就说医生,我这个胃啊非常难受,从他表情上也看得出是比较痛苦的,首先是他面色红,那么问诊他呢?也就是说胃疼,胃胀,就感觉胃里像有火一样,火烧火燎的,甚至胸部后啊也有这个烧灼感,看他的舌象啊,也能看出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