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滋阴润肺话玉竹

    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茎,又名萎蕤、尾参、黄芝、委萎、铃铛菜、竹节黄、笔管菜、竹根七、地节、丽草、山玉竹、山姜等。以条长、肉肥、黄白色、光泽柔润者为佳。

    中医学认为,玉竹味甘、性平,入肺、胃二经。具有滋阴润燥、除烦止咳之功效。用于热病伤阴、肺胃燥热、咳嗽少痰、心烦口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尿频、筋脉失养挛痛、素体阴虚、风湿自汗、劳疟寒热等症。近年来还用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等引起的心力衰竭、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等。

    本品最早见载于汉朝《神农本草经》,取名“女萎”,列为上品,主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黥,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名医别录》记载治疗“心腹结气虚热,湿毒腰痛,茎中寒,及目痛耻烂泪出”。《本草纲目》介绍该药主治“风温自汗灼热,及劳疟寒热,脾胃虚乏,男子小便频数,失精,一切虚损”。

    现代研究表明,玉竹内含铃兰苦甙、铃兰甙、山柰酚、槲皮素甙、维生素A、生物碱、玉竹多糖和4种玉竹果聚糖,还有菸酸、淀粉等。药理作用为:其浸剂、煎剂对血压有短暂的降压作用;有强心作用,对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服药后可得到控制,与党参合制成膏,可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对实验性高血糖有抑制作用;可降低实验性结核病的死亡率。下面介绍几则玉竹入药验方:

    治眼见黑花,赤痛昏暗:玉竹(焙)6克,薄荷叶两片,生姜一片,蜂蜜少许,水煎服,每日一剂。

    治秋燥伤胃阴:玉竹9克,麦冬9克,沙参6克,生甘草3克,水5杯,分两次服。

    治虚咳:玉竹15~30克,与猪肉200克同煮,吃肉喝汤。

    治虚症,肢体酸软,自汗盗汗:玉竹15克,丹参7.5克,水煎服。分两次服。(叶水泉)

更多中药材
  • 例如清淡饮食就是水煮青菜,荤腥不吃、油盐不进等极端做法,非但不利于营养均衡,还会导致体质下降,让人更容易被疾病侵扰。清淡饮食的一个标准是少油、少糖、少盐忌重口味,以及尽可能多的采用蒸的方式烹饪。......
  • 夏天湿气重,气候是一个大因素,为什么很多人一直去湿,湿气还源源不断呢?甚至在干燥的秋季也是湿气满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脾胃比较弱,运化能力不足,很多食物进入身体没有变成气血精液,而是变成痰湿。所以对于脾虚的人而言,在祛湿的同时还要健脾......
  • 预防湿气加重,这三种食物一定要少吃。一、甘味的食物。干入脾,虽然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因此,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类多的食物要少吃,比如桔子、葡萄、菠萝等,还有山药、红薯等健康食材也要注意吃法和适量使用。二、生冷的食物。天气逐渐......
  • 日常饮食要根据体质掌握好大方向,比如寒性体质要多吃温性和平性的食物,那么是不是虚寒体质都不能吃凉性的食材呢?不能这么绝对,可以适量吃一点应季的食材来调和气候对于身体的影响。比如夏天吃点空心菜,冬瓜,丝瓜清热解毒,可以加入生姜,蒜甚至胡椒粉来......
  • 有些朋友寒湿重,头面容易出油,小肚子大,平时还容易乏力,人昏昏沉沉的,精神不好,通常是因为脾胃的运化功能不好,吃进去的食物,水液不能转化成人体需要的精华和能量,而是变成了废物堆积到身体,不能很好的排出去,形成了痰湿淤阻的情况。我们可以用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