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秋冻切勿只冻不动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伴随着绵绵的秋雨,南京这几天的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也不断增大,可不少市民特别是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仍是整天一身T恤、短裙的夏装打扮。笔者从南京各大医院了解到,不少秋冻的市民被“冻”进了医院。医生提醒市民:“春捂秋冻”的老说法因人而异,市民还是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记者昨日在城区几家大医院的输液室看到,有不少正在输液的感冒发烧患者。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金彩香告诉记者,这些天天气逐渐转凉,来就诊的感冒发烧患者相对较多,一方面与早晚温差大有关,另一方面与个人体质及不注意及时添加衣物也有一定的关系。

    “本想按照‘春捂秋冻’的原则进行养生,结果却弄巧成拙冻感冒了。”市民钱女士告诉记者,她的母亲今年75岁,是个“老慢支”。这几天,天气明显有些转凉,她也想给母亲多加一件衣服,但母亲却说,秋冻会增强体质。昨天下夜班回家时,她发现母亲旧疾复发,于是连忙把母亲送到附近的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看病,好在送得及时。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主任杨润华告诉记者,所谓“秋冻”是说秋季到来之后,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即增衣,而应循序渐进地添衣保暖,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是一种耐寒锻炼的方式。但是,秋雨时节气温变化大,这种多变的天气会使人产生冷热不均的感觉,不利于一些基础性疾病的控制。特别是对于以下6类患者而言,秋冻一定要适度。

    杨主任介绍说,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受寒冷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血压升高,脑血管负荷加重,再加上“秋燥”常引起体内缺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引发脑出血或使脑血栓形成,所以患有脑血管疾患者老人不宜受冻。

    秋雨时节,人体要抵抗低温,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势必加重心脏的负担,使原本就有病变的心脏缺血、缺氧。如果此时再不注意保暖,就会使冠状动脉严重缺血、缺氧。缺氧会使冠状动脉加强收缩,易造成附壁血栓或动脉硬化栓子脱落,从而阻塞冠脉血流,导致心肌梗死。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秋冻。

    患有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也不宜秋冻。寒冷会对人的气道产生不良刺激,从而诱发气管、支气管或小气道的痉挛,使得上述疾病复发或加重。

    胃肠道对秋雨时节的冷刺激非常敏感,若身体不慎受到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易使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原有胃病的人会再次发作,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患有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在秋雨时节易感受风寒湿邪,常反复出现腿部胀痛、沉重感,受寒后可使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关节疼痛,或伴有肿胀、行走不便等。因此,关节炎患者从秋季开始就应注意腿部保暖,避免受寒后引起关节疼痛加重。

    糖尿病患者受到秋凉刺激后,常并发血管神经病变,表现为微循环障碍、手足麻木、疼痛,严重者可表现为坏疽。

    杨润华主任提醒广大读者朋友,想利用秋冻养生保健的市民,切忌只冻不动,应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比如散步、广播体操、打太极拳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进而从根本上增强人体的耐寒能力。(通讯员 杨璞 侯晓云)

更多中药材
  • 咱们现在,营养比较过剩,人摄入热量比较高,所以现在不管是冠心病,高血压,还有糖尿病,发病的年龄,都日趋前移了,所以很多人就说应该吃得少,甚至以前我们这个古代的一些传统的观念,也提出过,叫过午不食,因为这样是最健康的。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首......
  • 那最常见的咱们就是头后的疼痛,就是后脑勺这个部位,那么它对应的就是足太阳膀胱经,一般这个部位疼痛,都是跟外邪侵袭有关,或者是风寒侵袭,或者是风热侵袭,袭扰了膀胱经,出现了这个头后的疼痛,因为后脑勺这个部分,就是足太阳膀胱经走行的部分。治疗上......
  • 那么还有的女性,说大夫啊,月经量少,月经周期不太准,那吃点逍遥丸吧。有些人呢,心情不好,总是郁郁寡欢的,而且特别没有精气神儿,还闷闷不乐的,吃点逍遥丸吧。还有些人呢,吃东西不好,一吃点儿东西啊,斜肋部胀痛,胃也不舒服,也让你吃点逍遥丸,可以......
  • 这是一手成方,它主要的功效,就是疏肝解郁,疏肝理气,那么这个方,在生活当中非常的常用。为什么这么讲啊,因为我们现在人,压力都比较大,所以说,脾气都比较暴躁,疏肝解郁,这就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所以说,这个方之所以常用,是因为现代人肝气淤结太多......
  • 在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里面他谈到了子宫肌瘤这个疾病,创造了桂枝茯苓丸这个方,所以说一直沿用到现今,也一直在用桂枝茯苓丸在治疗子宫肌瘤,那么这个子宫肌瘤的专方有没有弱点呢?我今天告诉大家,它是有一定的弱点的,什么弱点呢?他是要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