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胡椒生姜与饮茶 话说李时珍与《本草纲目》④

    周彭 湖北蕲春李时珍文化研究会

    李时珍对生活知识不仅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更善于积累、善于总结。使《本草纲目》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充满魅力。

    李时珍小时候,每年春夏之交时,就会患眼疾,药物往往不起作用。后跟父亲学医,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增长,他觉得自己的眼疾是外在因素引起的。李时珍认真地思索自己的起居饮食和生活习惯:家紧靠湖边,食用鲜鱼、水菜较多。母亲煮蒸鱼虾时总爱用胡椒调味,久而久之,自己就养成了嗜食胡椒的习惯。胡椒性热,宜生火。我的眼疾难道与嗜食胡椒有关系吗?李时珍想到这里,决定不再食胡椒,并吩咐妻子做菜时也不要再用胡椒做佐料。一年后,李时珍的眼疾果然不再复发了。

    胡椒性热,有祛寒、发汗、解表的功用,但过量或久服,有伤元气。有什么办法制约胡椒的辛热呢?李时珍发现,有些医生在给病人用胡椒时,同时又用绿豆,在治疗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为绿豆性寒,与辛热的胡椒同用,寒热相互抑制,阴阳配合得当,自然会取得理想的疗效。李时珍把这些亲身体会都在《本草纲目》中作了详细的叙述。

    民间素有“朝含三片姜,不用开药方”、“冬吃萝卜夏吃姜”、“冬有生姜,不怕风霜”的说法。

    生姜是蕲州的特产,辛温而主开发。有温中止血,出汗,趋风之功,更是止呕吐的圣药。李时珍对生姜特别爱好。他说:“姜辛而不荤,去邪避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但李时珍也尝到了食姜的害处,他说:“食姜久,积热患目,珍屡试有准。”姜,不但食疗广泛,也是灸治所用之物,如中医用隔姜灸以引郁毒,透通疮窍,使内毒外发,也可作为外敷剂,藉药性而行气血,使气血运行旺盛而驱散毒气。

    姜能治病,又能养生,是极好的保健良品,姜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淀粉、钙、铁、磷等养分,有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促进消化排泄及抗菌、抗原虫、解毒等诸多功能。

    自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于茶树而解。人们逐渐认识到茶不仅可以治病、清热解渴,且清香宜人,《神农本草》认为茶有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等功效。

    对茶的性味,《新修本草》作“味甘、苦、微寒、无毒”解;《本草纲目》改为“味苦、甘、微寒、无毒”。虽然只调换了两个字的位置,但却符合了茶先苦后甘的实际味道。中医理论一般论为,甘者补,而苦者泻,可见茶是兼顾了补与泻的良药。

    李时珍认为饮茶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宜,因季而变,切不可乱饮之。他在《本草纲目》中介绍其作用时,特别强调“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明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又进一步解释说:“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清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饮之即觉为害,不痞闷呕恶,即腹内洞泄。故备储说,以警同好。”

    李时珍还十分重视茶叶的治病作用,在《本草纲目》中附方20余首。

更多中药材
  • 今天呢就给大家分享这医案,胡女士,36岁,那么她的这个气血不足的表现是什么样子呢?第一个首先是早起出现头晕乏力,头晕我们有好多种,肝风内动啊,肝阳上亢啊,血瘀血虚啊等等,那么当气虚这个头晕它有什么特点呢?它的特点是在早晨出现头晕,中医讲叫久......
  • 那么腹胀是由什么原因搞造成的,其根本问题脾胃虚弱,脾虚之后失于运化,所以就都聚集不消化,那么这个脾胃虚弱怎么形成的?一个先天禀赋不足,先天这个人脾胃就比较虚,这个问题我们没法避免,但是我们可以去调理滋补后天,滋补后天同时就可以保养先天脾胃之......
  • 大家好,我们现在很多患者经常出现嗓子觉得有痰呐,有异物感的一个表现啊,往往以女性居多,那么现在由于这个社会压力比较大呀,都有出现这种情况,男性现在也有,那么今天呢,给大家举一个医案。一个青年的女性,她的表现是这样的,咽喉有痰,有异物感,然后......
  • 大家好,关于肩背疼痛,有时候劳累啊,感觉哎呀这肩膀怎么这么沉啊,特别疼啊,有的像背一个山一样特别沉重,这是我们非常常见的情况。今天呢,我们就来举一个病例说一下这方面问题。这个病例的陈先生46岁,他的表现就是肩背疼痛,而且疼痛特别厉害。那么关......
  • 大家好,睡眠是我们现在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情,患者里面有很多睡眠非常不好的,有的是入睡根本就睡不着,有的半夜醒后睡不着,还有是整晚上都是梦。那么今天呢,给大家也是一个案例,王女士51岁,她的表现失眠多梦,不完全是入睡睡不着,主要睡的时间特别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