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膏方进补讲究多

    从中医进补养生角度来看,进补可选择食补,亦可选择药补,药补首推膏方。

    中医膏方最早可见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剂型的一种,属复方、大方。如何选用膏方是一门高深学问:首先就诊者要向医师提供籍贯、年龄、民族、近期自我感觉、精神与睡眠情况、饮食与排便状况、日常生活习惯、职业情况、特殊生理阶段、服用药物情况以及病史等资料;然后医师经望舌、切脉,整体辨证后,根据患者的情况量体裁衣开出膏方,最后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后,加糖或蜂蜜等制成一种膏状物质。其加工相当讲究,比如药材要道地,细料要分开煎,入胶时要认真掌握火候,入糖时要注意是否粘锅或烧焦……制作一料膏方要花费相当多的工夫。

    所以,膏方进补不应该简单地理解成传统意义上的“冬令进补”概念,而是侧重对慢性虚损性疾病的一种长期调理和滋补,起到“救偏祛病”的作用。

    但是很多人缺乏对膏方的正确认识,认为膏方是用来进补的,什么时候都可以吃,甚至盲目地追求滋补,一开膏方必有野山参、冬虫夏草、鹿茸、燕窝等贵重药物,认为“越贵越好”。其实不然,吃膏方并不是一味进补,而是调理。例如,阴虚的人可以在膏方里加生地、麦门冬、沙参一类养阴药;气虚者则要加黄芪、人参这类补气药;高血压就要加平肝潜阳的药,如牡蛎、石决明、钩藤等。有很多人都因为服用方法不对起不到一定效果,甚至造成补过头而伤害身体。因此,服用膏方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辨证用药、辨证施补。

    一般来说,以下几种人最适合膏方进补:

    1.容易疲劳、经常感到身体不舒服、腰酸背痛、睡眠质量下降或难以入睡、体力不支、力不从心者。

    2.有妇科疾病、月经不调,及由此而引发黄褐斑、痤疮、脱发的妇女。

    3.面色灰暗、性功能减退、容易感冒者。

    4.患有慢性老年病如糖尿病、前列腺肥大、老年性耳聋、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中风后病情稳定者、骨质疏松症患者。

    5.病后及手术后处于恢复期者,包括手术后、化疗后、放疗后的肿瘤病人。

    但也有几类人不适宜膏方进补。比如急性病,如近期患有感冒、发热、咳嗽或伤食期间不能进补,应先等病愈后再进补。此外,急性病或慢性病活动期患者、慢性肝炎者、胆囊炎、胆石症发作者、胃痛、腹泻也不太适合膏方进补。

    膏方一年四季皆可服用,以冬季服用效果最佳,一般在冬至前一周到立春前后服用。膏方开诊最好提前一个月进行,对于那些病情变化比较大或病情不明确的患者,要先用“开路方”,避免直接服用膏方而走弯路。

    膏方应储存于瓷罐中,亦可用搪瓷烧锅存放,但不宜用铝锅作为容器。应存放在阴凉处,如冰箱里,避免靠近厨房炉火边,以防发霉。当每天取用膏方时,不要每次换一只汤匙去掏,以免将水分带进罐里,使其发霉变质,应该放一只固定的汤匙在罐里。启用后要及时存放冰箱,若发现有霉变,则不宜再服。(王彤)

更多中药材
  • 补气养血已经成为了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这是因为补气养血看起来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是补气养血却对于女性的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在调理血气不足这个方面最有发言权的应该就是我们的中医了,因为中医对于这个问题已经......
  • 对于喜爱奇珍异宝的人士来说冬虫夏草这种药材宝贵无比,因为冬虫夏草能够帮助人们解决身体的疾病问题,而且效果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人们在特殊情况下也会不惜一切来食用冬虫夏草,但是不少人都担心冬虫夏草的药性太强,会引起上火,那么,冬虫夏草吃了上火吗......
  • 很多的朋友平时由于工作繁忙,在喝中药的时候喜欢一次性煮出好多来,然后用专业的塑封袋进行包装以后储存,然后平时在喝的时候,取出一份进行加热,这样会节约很多的时间,但是中药材长时间的存放以后,它的药效可能会有所下降,并且还可能会出现有霉变的可能......
  • 铁苋菜,是乡下田间地头常出现的一种植物,很多农村人常把它当做下饭的菜吃,但是普通人却不知道铁苋菜也是一种很好的药物,铁苋菜:别名人苋、血见愁、海蚌含珠、撮斗装珍珠等,属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以全草......
  •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黄麻素,人们对它褒贬不一 ,很多人对它产生抗拒和厌恶,其实只是因为我们对它认识不够全面,麻黄素是麻黄(Ephedra)中所含的生物碱,在古代中国医学的《伤寒论》中巳作为生草药用于治疗,1887年由长井长义进行了结晶分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