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小米平补益脾胃

    小米又名粟,古代称禾,去壳后为小米。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性凉,入肾、脾、胃经,有清热解渴、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胃安眠等功效。《本草纲目》亦记载,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适用于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等。

    小米一般人均可食用,尤其适合老人、病人、产妇食用。小米熬粥营养丰富,是妇女产后调养之佳品,素有“代参汤”之美称。小米忌与杏仁同食;宜与大豆或肉类食物混合食用。

    小米粥是健康食品。可单独煮熬,亦可添加大枣、红豆、红薯、莲子、百合等,熬成风味各异的营养品。小米还可磨成粉,制成糕点,亦美味可口。

    小米红枣粥 用料为小米、碎玉米、红枣、冰糖。红枣用温水泡发;小米、碎玉米加水大火煮开,转文火熬煮;文火熬煮10分钟后,加入红枣和冰糖,并不停搅动,持续10分钟,到粥呈黏稠状为止。

    小米南瓜粥 用料为小米、南瓜。小米用清水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熬煮。熬到七成熟时加入南瓜,继续熬,直到粥熬成金黄色,略稠即可。

    小米龙眼粥 用料为龙眼肉30克,小米100克,红糖少许。小米淘洗干净,龙眼肉洗净。将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小米、龙眼肉,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粥熟,调入红糖即可食用。本品尤其适合产妇食用。

    小米发糕 用料为小米粉、玉米粉、白面、小苏打。将小米粉、玉米粉、白面各占1/3的比例和在一起发酵;加入小苏打,拌匀后放入烤箱烤30分钟即可。

    除此之外,小米与其他食物搭配还可以制作:二米粥(把小米和大米放在一起煮粥)、小米山药粥、小米绿豆粥、腊八粥、小米红糖粥、小米粉馒头、小米煎饼、小米粉窝头等。

    小米偏方

    1.小米15克,制半夏6克,水煎服,适用于胃弱或消化不良引起之失眠。

    2.小米、黄芪各30克,水煎服,适用于妇女黄白带下。

    3.羊骨粟米粥:羊骨适量(捣碎),陈皮5克,良姜10克,苹果10克,生姜50克,用水煎浓汁,去羊骨、药渣,加入小米适量煮粥食用。可辅治虚劳、腰膝无力等。

    4.小米与花生共煮为粥,适用于血虚诸症。

    烹饪指导

    1.小米粥不宜太稀薄;产后不能完全以小米为主食,应注意搭配,以免缺乏其他营养。

    2.水烧开后再倒入淘好的米,先用旺火煮沸,改由文火熬煮,锅内保持沸滚而不使米粒、米汤外溢,粥就会黏稠起来。

    3.盖好锅盖,避免水溶性维生素和其他营养成分随水蒸气蒸发。

    4.煮粥时锅内加上五六滴植物油或动物油,能避免米粥外溢。(振东)

更多中药材
  • 夏天湿气重,气候是一个大因素,为什么很多人一直去湿,湿气还源源不断呢?甚至在干燥的秋季也是湿气满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脾胃比较弱,运化能力不足,很多食物进入身体没有变成气血精液,而是变成痰湿。所以对于脾虚的人而言,在祛湿的同时还要健脾......
  • 预防湿气加重,这三种食物一定要少吃。一、甘味的食物。干入脾,虽然能补脾益气,但同时也会助湿。因此,甘甜的食物、含糖量高、含淀粉类多的食物要少吃,比如桔子、葡萄、菠萝等,还有山药、红薯等健康食材也要注意吃法和适量使用。二、生冷的食物。天气逐渐......
  • 日常饮食要根据体质掌握好大方向,比如寒性体质要多吃温性和平性的食物,那么是不是虚寒体质都不能吃凉性的食材呢?不能这么绝对,可以适量吃一点应季的食材来调和气候对于身体的影响。比如夏天吃点空心菜,冬瓜,丝瓜清热解毒,可以加入生姜,蒜甚至胡椒粉来......
  • 有些朋友寒湿重,头面容易出油,小肚子大,平时还容易乏力,人昏昏沉沉的,精神不好,通常是因为脾胃的运化功能不好,吃进去的食物,水液不能转化成人体需要的精华和能量,而是变成了废物堆积到身体,不能很好的排出去,形成了痰湿淤阻的情况。我们可以用健脾......
  • 由于我们长期低头或者伏案工作,造成的这个颈部肌肉劳损就会引起颈肩酸痛的症状,在排除了其他疾病之后,确诊是颈部肌肉劳损而造成的颈肩酸痛,治疗起来也非常的简单,这个大家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完成。首先准备个热水袋,热水袋也充满热水之后啊,裹上毛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