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拔罐可疗疾 选择有宜忌

    冬季气温偏低,早晚温差加大,很多人会感觉身体不适。偶感风寒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也让人浑身不舒服,于是拔火罐这一传统的中医疗法在寒冷的冬季火起来。对此,专家提醒,如今许多家庭都备有火罐,如玻璃罐、竹罐、真空抽气罐等,但是居家拔火罐不可大意,否则,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适得其反。

    拔火罐前最好学习穴位常识

    南京自然医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城生副主任医师指出,很多人在家拔火罐往往凭感觉,所以效果欠佳。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有的患者腰部受凉了,就只在腰部最疼痛的地方拔一个罐儿,而实际上附近穴位也要辨证地再拔一到两个,甚至更多。但是,并不是说拔得越多效果越好,关键是拔的地方要正确,不能乱拔。

    拔罐时间越长并非效果越好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推科主任戴奇斌介绍说,在门诊给患者拔火罐时,很多患者都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拔火罐的时间越长,效果会越好,其实这是错误的。火罐拔得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被拔罐的皮肤出现水疱,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正确的拔火罐时间应该是10~15分钟。如果患者身体虚弱,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之内。戴奇斌提醒,冬季拔罐要选择温暖的房间,不要让身体暴露太久。

    拔完火罐后记得看看“印记”

    江苏省外治法研究中心主治医师王亮提醒大家,拔火罐留下的罐印以及颜色都很有意义,很多人常常忽视了这一点。比如罐印紫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瘀,如行经不畅、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等,当然,如患处受寒较重,也会出现紫黑而黯的印迹。如印迹数日不退,则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如走罐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时,则提示风寒所犯面积甚大,应对症处理以驱寒除邪。罐印呈散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证。淡紫发青伴有斑块,一般以虚证为主,兼有血瘀。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可出现此印迹。吸拔后没有罐迹或虽有印记,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者,则多提示病邪尚轻。罐印灰白,触之不温,多为虚寒和湿邪。罐印表面有纹络且微痒,表示有风邪和湿证。罐体内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内热湿毒的反映。

    皮肤过敏者最好不要拔火罐

    拔火罐虽然是一种简单便捷的保健方法,但在使用时同样有禁忌人群,特别是以下五类人就不宜拔火罐:体质弱者、皮肤易过敏或体表有溃疡的人、全身剧烈抽搐或情绪烦躁不安者、重度失血后、妇女月经期以及妊娠妇女、肺部疾病患者。

更多中药材
  •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吃沙姜,因为沙姜具有很大的功能和效用,人们也愿意食用,那么,孕妇能不能吃沙姜呢?1、沙姜的功效温中,消食,止痛。治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损伤,牙痛。用于胸隔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品汇精要》:辟秽气;为末擦牙,祛......
  •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吃沙姜,因为沙姜具有很大的功能和效用,人们也愿意食用,那么,沙姜可以长期被人们服用吗?1、沙姜沙姜别名山柰、三萘子、三赖、山辣,沙姜的功效是行气温中、消食、止痛,沙姜的作用是治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阴虚血亏及胃......
  • 说到调味品,我们就不得不提起姜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似乎很多菜都是要用到姜的,特别是在一些荤菜上,因为我们都知道姜能去腥嘛;有时候我们也会用姜来做一些蘸酱,味道可是棒极了的;姜的种类可不少,有沙姜,南姜,良姜和生姜等,而我们比较常用的就是沙......
  • 肉桂,不经常进厨房的人可能并不熟悉,这是一种家里很常用的调味品,尤其是一到炖鱼或者是熬制鸡汤的时候,更是必不可少,没有了肉桂,相信很多的食物都会逊色不少;如果是经常去中药房的同学也许会发现,药房里的大柜子上也一定会有一个位置是属于肉桂的,因......
  • 巴戟是生长在我国广西等地区的一种植物,在有的地方它又被叫做鸡肠凤,它在夏天的时候可以开出很美丽的白色花朵,散发出的清香让人感觉到非常的放松,不仅如此,巴戟的根部还可以入药,具体来讲,巴戟的作用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