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治疗小儿地图舌28例疗效观察

    赵立霞2005-12-1313:26:49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3年9月第1卷第6期

    地图舌是一种舌粘膜疾患,多发于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发病率约为3%~5%,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舌病。有的学者认为是炎症,有的认为是营养不良,而有的认为是变态反应所致。西医没有特殊治疗方法,予维生素C、维生素B2,效果不佳。笔者在儿科临床工作10余年中,用参苓白术散配合外用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地图舌28例,获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8例均为门诊患儿,其中女12例,男16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岁,平均3.5岁;3.5岁以下约占80%。本组患儿舌诊均可见:舌苔大片剥脱,边缘为白色突起,剥脱处为嫩红色,界限清楚,多出现在舌的中部。地图舌病区时大时小,每遇消化不良或感冒时病情加重,有的易复发,有的多年不愈。患儿常伴有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等脾胃虚弱症状。

    1.2治疗方法

    1.2.1口服中药 予参苓白术散,处方为:人参15g,茯苓15g,白术15g,山药15g,莲子肉15g,薏苡仁9g,砂仁(打)6g,炙甘草9g,白扁豆12g,大枣5枚;先将药放在药锅内用冷水泡15min,然后煎煮20min,每剂药煎煮2次,每次取汁100ml,1.5~3岁患儿每次服50ml,每日2次,7剂为1个疗程;3~7岁患儿每次服100ml,每日2次,14剂为1个疗程。

    1.2.2外用中药敷脐 处方为:干姜3g,丁香3g,小茴香3g,吴茱萸3g,肉桂3g;打碎,放入自制护脐布袋,(约普通口罩大小),3天更换1次药物,14天为1个疗程(暂不用药物要保存好,以免药味散发,影响疗效)。

    1.3疗效评定标准 经1个疗程治疗后,患儿地图舌完全愈合为治愈;地图舌愈合后又复发,但剥脱区域不大于治疗前,或剥脱面积逐渐缩小为好转;治疗后地图舌无变化为无效。

    2结果

    痊愈24例,好转3例,无效1例。

    3典型病例

    患者,女,3.5岁,1998年10月20日初诊,患儿发现地图舌近3个月,每遇消化不良或感冒时病情加重,西医儿科诊治后,予维生素B2、维生素C口服,无明显效果。平素患儿食欲不佳,身体消瘦,面色萎黄,大便溏泻,舌诊见3处舌苔剥脱,剥脱处嫩红色,周围舌苔白、略厚,诊断为地图舌。经口服参苓白术散7剂及外用中药敷脐后,食欲增加,舌苔剥脱区域较前明显缩小,继用口服药7剂,及外用中药敷脐后,地图舌完全消失,病情痊愈,随诊半年未见复发。

    4讨论

    地图舌中医称为“花剥苔”。舌为脾之外候,苔为胃气所上,故地图舌多与机体的脾胃功能关系密切,又因小儿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故地图舌多见于小儿,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受纳与运化水谷精微,诸脏腑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能强,若脾胃虚弱,众体皆无以受气,日见羸弱,况且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精微需求较多。因此,小儿脾胃虚弱,全身有相应表现,表现为:面色萎黄,大便溏泻,身体消瘦,食欲不振。笔者用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调节患儿脾胃功能;又因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吸收药物,免除药物毒副作用,通过外用中药敷脐达到健脾胃,促进消化吸收的功能。口服与外用配合治疗,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的舌苔是由丝状乳头和菌状乳头组成,地图舌是由于部分表面丝状乳头萎缩变干,使舌质显露所致,笔者用参苓白术散,其药性平和,对小儿无不良反应,中药外用敷脐,辛香走窜,利于药物吸收,两者同时并用,使患儿脾胃蠕动加强,促进了消化液分泌,使患儿对营养物质吸收加强,提高了患儿营养水平,也防止舌部营养障碍,预防丝状乳头萎缩,与西医的研究相辅相成,是一种治疗小儿地图舌较好的方法。

    作者单位:102100北京市延庆县中医院

更多中药材
  • 那么痰湿体质的人身体有什么特征呢?第一:腹部松软,赘肉比较明显。第二:舌苔厚,容易口干口苦。第三:皮肤出油比较多,容易出汗。第四:倦怠多思,少言懒动。大家发现有上述这些典型的特征以后,或许暗示你也存在着水湿之气比较重的问题,建议要及时调理。......
  • 肝气郁结在临床上常见有四类症状。第一,平常的唉声叹气,情绪波动比较大。第二,胸闷,胸胁胀痛,女性同志呢是乳房胀痛。第三,入睡比较困难,并且容易醒,梦多,头胀头疼。第四,嗓子里面总感觉到有异物,四肢沉重,乏力等等。出现了以上四种症状该怎么办呢......
  • 这个木香顺气丸,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行气化湿,还有健脾和胃这样一个作用。我们都知道脾胃属于三焦当中的中焦,起到一个让浊物下行让清气畅行的作用。但是当湿邪阻滞脾胃以后,中焦交通的功能就被破坏,从而导致浊气不能下行,而有时候反而往上走,就会产生一系......
  • 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白芍药,熟地黄,川芎所组成。其中当归能够补血养血,活血通经。川芎呢,是行气养血的一把好手,还有血家之气药的美称,并且它还能够止痛,比如说痛经和常见的一些头痛。白芍呢,它既能柔肝养血,又能平肝止痛,还能收敛肝......
  • 该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并不复杂,只有四味药材,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方中半夏是化痰的主力军,它性格燥烈,可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通过它的温燥之性来减少湿痰的产生,并且半夏可以把痰湿化开,然后再排出体外。陈皮同样是一味燥湿化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