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痛泻要方妙用

    肠易激综合征是慢性腹泻常见病因之一,本病特点是肠道本身无器质性病变,但肠道功能失调,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黏液便,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西医治疗往往难以奏效。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主要集中在“肝郁脾虚”,肝郁则气机郁滞,不通则痛,而肝郁又与情绪紧张不舒畅很有关系;脾虚则不能运化食物,造成腹泻。因此采用疏肝健脾法为治则,痛泻要方即为代表方剂。

    痛泻要方载于明代医学专著《景岳全书》,由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4味中药组成,也叫白术芍药散,因张景岳称之为“治痛泻要方”,故有今名。此方为治肝脾不和之痛泻的常用方,方用白术燥湿健脾,白芍养血泻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散肝舒脾。四药相配,可以补脾土而泻肝木,调气机以止痛泻。用于出现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或泻后仍腹痛)、舌苔薄白等症状的肝旺脾虚证患者。

    痛泻要方的常规剂量为:白术30克,白芍20克,陈皮15克,防风20克。,临证应用时应辨证灵活加减化裁,如久泻不止的病人,可加适量炒升麻以升阳止泻;舌苔黄腻有内火的病人,可加黄连、煨木香以清热燥湿、理气止泻。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痛泻要方可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增强胃肠消化功能,还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从西医的角度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慢性肠道疾病,如有便前腹痛、泻后痛减的症状,辨证属于肝郁脾虚,皆可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祝建材)

更多中药材
  • 总有一些人既有神疲乏力,气短,爱感冒的临床表现,又有头晕耳鸣,脱发,失眠多梦,女性可见月经量少这样的血虚之象。这种临床表现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气血不足了,那怎么来治疗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气血两虚的治疗其实就是我们这儿提到的气血双......
  • 痰湿体质发生多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这种脏腑多则之于我们常说的肺,脾,肾和三焦了。这种情况下所见的临床表现多见于神疲、乏力、体重、头重如裹、舌体胖大,苔白厚腻。那么下面我就要给大家讲一讲常见的几种痰湿体质的问题了。那么哪几种呢......
  • 在临床上经常能见到这样的患者来描述自己,可怕冷了,同时大便还不成形,稍微吃点凉东西就出现了腹泻之症。这种情况下,这个患者还会告诉你,他可累了。你再仔细看看,患者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象可见沉缓之象,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
  • 女, 35岁,自述脘腹胀满不适,食少纳差口淡,只有恶心的临床表现,自觉身体沉重。大便的情况呢,患者的描述是大便溏薄,再来就诊的时候再详细问了患者,除了有这样临床表现,我们看到的舌脉,舌苔白厚腻,脉是一个缓的,那这个病人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呢?其......
  • 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分享一首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川芎茶调散。那么川芎茶调散主要解决的就是外感风邪,从我们这儿看的病因来说,它的病因很简单,就是风,当然我们也知道风多兼加的就是寒和湿,那么我们这个地方的病因其实最最主要的就是风邪了,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