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温病条辨》非剽窃叶氏余绪

    周益新 山西省大同新建康医院

    清代医家吴瑭,字鞠通,江苏淮阴人,生于乾隆嘉庆年间,曾在江苏、浙江及北京等地行医,一生经历了多次温病流行。他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根据《内经》、《伤寒论》的论述,在吴又可《温疫论》、叶天氏《温热论》及《临证指南医案》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总结,仿刘河间三焦分治,创温病的三焦辨证,著成《温病条辨》一书。由于吴氏《温病条辨》中有些方证多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整理加工而来,约占50%之多,尤其是“暑温”、“伏暑”、“湿温”诸篇有关证治,完全脱胎于叶氏医案,故不免引起后世医家的屡屡讥评和诃责,认为其“剽窃叶案”、“误圣误世”。

    持此说者如王孟英《归砚录》中言:“吴氏此书,不过将《指南》温热、暑湿各案,穿插而成,惜未将《内经》、《难经》、《伤寒论》诸书,溯本穷源,即叶氏《温热论》、《幼科要略》亦不汇参,故虽曰发明叶氏,而实未得其精奥也。至采附各方,不但剪裁未善,去取亦有未当,此余不得已而有《温热经纬》之纂也。”而叶霖更以为甚,著《评著温病条辨》,对吴氏之书逐条点评,多有诋诃。如:“此篇湿温,全抄叶氏湿门医案十余条,并未剪裁,惟捏撰方名而已。”“疟证十余条,录之《临证指南》者十之八九。”中焦篇85条后评曰:“此窃叶氏治湿疟案,捏造方名。而方中半夏加五分、广皮去五分,如此剪裁,与病者获益耶?抑欺世以避剽窃之名耶?”下焦篇36条后评曰:“此条叶案,是暑邪劫阴,防其痉厥,治法全在右脉空大,左脉小芤。鞠通窃其法,捏造方名,而不录脉象,忽插入心热神迷,与紫雪丹以清心热,便瞒过后人非叶氏之方,为伊心得,此自条之意也。”他如“岂剽窃此叶案数条,便谓道在斯乎?陋矢!”“此剽窃叶案,杜撰方名。”“方名杜撰,从叶案中窃来者”,“此案出《临证指南》,鞠通窃来以欺世者”等等此类语句,书中比比皆是。

    其实,叶子雨诸人之说未免言过其实,厚诬鞠通,吴氏著书立说的态度是严谨认真的,其在《温病条辨》自序中多次表述了其谦虚诚恳的态度:“因有志采辑历代名贤著述,去其驳杂,取其精微,间附己意,以及考验,合成一书,名曰《温病条辨》,然未敢轻易落笔。”“瑭愧不敏,未敢自信,恐以救人之心,获欺人之罪。”“因不惴固陋,黾勉成章。就正海内名贤,指其疵谬,历为驳正,将万世赖之天穷期也。”

    对于叶天士,吴氏更是推崇备至,钦仰不已。其在“凡例”中言:“惟叶天士持论平和,立法精细,然叶氏吴人,所治多南方证,又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瑭故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为是编之作。诸贤如木工钻眼,已至九分,瑭特透此一分,作圆满会耳,非敢谓高过前贤也。”其在卷二中焦篇“伏暑”下更言:“惟叶氏心灵手巧,精思过人,案中治法,丝丝入扣,可谓汇众善以为长者。惜时人不能知其一二,然其法散见于案中,章程未定,浅学者读之,有望洋之叹,无怪乎后人之无阶而升也。故本论摭拾其大概,粗定规模,俾学者有路可寻。精妙甚多,不及备录,学者仍当参考名家,细绎叶案,而后可以深造。”卷二中焦篇“温温”“三香汤方论”中也言:“可以知叶氏之因证制方,心灵手巧处矣。惜散见于案中而人多不察,兹特为拈出,以概其余。”可见,吴鞠通对叶氏之学,尤为推崇,认为“持论平和,立法精细”。又认为有些将资料散见于叶案之中,人多忽视而不加深究,于是把叶案中有示范性的病例特为抽出,另立方名,使温病的辨证施治更有条理,更为具体,更为规范,更有利于临证掌握施用,这是吴氏的一大贡献,功不可没,叶霖竟认为剽窃,实在有失公允,冤枉鞠通。

    值得说明的是吴氏在引用叶天士方案时,并不是简单的加工整理,而是结合自己临床验证,确认行之有效,并加入自己的用药经验,才自定方名,载入《温病条辨》中,如其在宣清导浊汤中言:“晚蚕砂化浊中清气,大凡肉体未有死而不腐者,蚕则僵而不腐,得清气之纯粹者也,故其粪不臭不变色,得蚕之纯清,虽走浊道而清气独全,既能下走少腹之浊部,又能化浊湿而使之归清,以己之正,正人之不正也,用晚者,本年再生之蚕,取其生化最速也。”其发挥晚蚕砂之功,虽苛刻如叶霖,亦不得不首肯。其言“剽窃叶氏治蔡姓案,议用甘露饮法,捏名宣清导浊汤。其发明蚕砂功用,颇为精切,亦不可没其善也。”王士雄亦曰:“发明蚕砂功用,何其精切。故余治霍乱,以此为主药也。”可见王氏治霍乱之蚕矢汤,是受吴氏启发而来。

    学术继承,薪火相传,知识积累,踵事增华。任何一门学说的创新,都离不开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积累,吴氏在叶天士医案的的基础上,汲取其精华,并结合自己的临证体验,创造性地发展和补充了叶氏之学,为后世温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了圭臬,绝不能简单地、草率地认为《温病条辨》是剽窃叶氏余绪、误圣误世。

更多中药材
  • 本期博主:罗大伦 中国中医科学院如果受寒,第一时间处理,就不容易变成很严重的问题,用温通经络的中药泡洗,效果就不错,还可加上引经药,效果会更好。这些天天气冷了,转眼冬天来了,有时候会着凉,会受风,如我们在外面的时间长了,站在风口了,或者穿得......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其主要特点是凝血,纤溶功能亢进,微循环障碍,进而引起出血,脏器损伤,血细胞破坏,甚至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病属中医“瘀血证”范畴。病因病机热毒......
  •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消渴为临床常见症状,它以口渴明显为主,但又不尽同于糖尿病,也就是中医所讲的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及尿有甜味等临床表现,而《金匮要略》消渴篇,把口渴都归属于消渴,有口渴多饮,也有口渴不欲饮,但无......
  • 万柏松 河北省迁安市传染病医院手足口病自2008年开始在我国大范围漫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死亡病例。引起全国医者的高度重视,而此病在1981年才开始在上海被发现,中医古籍中没有针对性的记载,如何治疗手足口病?特别是中药能否发挥作用?是摆在中......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确立主方、选好药材之后,将要进行膏方的制作。膏方制作的工艺已经流传千年,工序繁复,要求严格,否则难达到“滴水成珠”的基本要求。俗话说,膏方补不补在医生,灵不灵在制作。如果工艺不精、制作欠细,必将直接影响到膏方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