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养颜健脾老松华——引出柳五芳官姐妹情的茯苓霜

    吴潇湘

    美人迟暮,自古都是伤感之事。保养容貌、延年益寿的食物或药物向来使人们趋之若鹜。《红楼梦》中,一包融治病、补身、养颜一体的茯苓霜,几经转赠,还牵扯出一桩公案来。

    第六十回中柳家的得了芳官给的半瓶玫瑰露,送了半盏与她患热病的侄儿。哥嫂感激不尽,她嫂子特地从抽屉内取了一个纸包,拿在手内送柳家的至墙角边递于她,说是因她哥哥看门当班时,恰有粤东的官儿来贾府拜见,给了看门人一篓茯苓霜作礼,故分到了些。据说粤东“这地方千年松柏最多,所以单取了这茯苓的精液和了药,不知怎么弄出这怪俊的白霜儿来。说第一用人乳和着,每日早起吃一钟,最补人的,第二用牛奶子,万不得,滚白水也好。我们想着,正宜外甥女儿吃。”

    柳五儿自小身体怯弱,服茯苓霜正可调脾胃、强身体、美容貌。她是个有情有义的姑娘,得了好东西就想回赠好姊妹芳官一些,便袖了半包去怡红院找芳官。谁知路上遇见管家婆子林之孝家的,被误认为窃贼,那半包说不清来路的茯苓霜竟成了贼赃,搅和到了太太屋里失窃玫瑰露一案中。

    后来是宝玉怜香惜玉,也为着怕事情闹大伤到三妹探春的体面,一人全应了下来方才无事。

    一小包茯苓霜,牵扯出无穷事端。不是珍贵之物,在贾府也算稀罕之品了。茯苓霜,应是用鲜茯苓去皮后,磨成浆,再晒成白粉,因脱水风干之后,最终呈霜状结晶物质。制成之后色白如霜,质地细腻,故有此名。

    茯苓原长在老松树的根上,古人以为是松树精华化生的神奇之物,故称之为茯灵(茯苓)、茯神。东晋医家葛洪在《神仙传》中有“老松精气化为茯苓”的说法。茯苓其实是一种寄生在松根上的真菌,分为几部分,名称不同,功效也各异。其外表被覆的一层褐色外皮叫茯苓皮,断面靠外侧的疏松层因呈淡红色而叫赤茯苓,内部白色致密部分称白茯苓。还有的茯苓中间有一道松根穿过,靠近树根的部分称茯神。

    茯苓性甘、淡、平,归肺、胃、肾经。健脾益胃、宁心安神、利水渗湿。主治小便不利、头身水肿;脾虚泄泻、妇女带下;痰饮咳嗽、痰湿入络、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等症。

    这是一味除了治病疗疾外滋补养颜功效极佳的中药,当年广东应为其主要产地之一。“粤东官儿”带来的,也算道地药材了。北宋大学士苏轼在《东坡杂记》曾说,常吃茯苓可以人面若处子。如未嫁的处女一样的面色,该是莹白水嫩中透有些微红晕的肤色吧。作为茯苓的精华,茯苓霜滋养作用应会更好。据说,慈禧太后就很喜欢茯苓,在她内服的延年益寿的补益方子中,将近一半的方子里都用到了茯苓。

    茯苓性味平和而无毒,常被制成食物,名声大噪的茯苓饼即为其中佼佼者,甚至已成为北京传统特产。以茯苓霜和精白面粉制成薄饼,中间夹有用蜂蜜、砂糖等熬溶的汁液,外加蜜饯干果等碎仁做成馅心,其形状如满月、质地如薄纸、洁白似霜雪,甜美甘香,风味独特。相传曾为脾胃失和的慈禧太后所钟爱,还赐给大臣们食用。

    其实,在金元四大家之一张子和的著作《儒门事亲》中,就已记载茯苓饼制法:“茯苓四两,白面二两,水调作饼,以黄蜡煎熟。”如今吃的茯苓饼已是改良多时了。

    茯苓净面润肌,健脾安神之功尤佳。养颜名方“三白汤”其中一白就是白茯苓。祛斑增白、润泽肌肤是每个女性孜孜以求的事,有时候,无需昂贵的化妆品,善用一点药食两用的中药,调理机体,亦可收面白如玉之效。如茯苓,或配以芡实、枸杞与母鸡、鱼等煲汤,祛湿利水;或配以薏苡仁、山药等熬粥,调和脾胃。对久病多病、身体怯弱、年老之人亦有益。

更多中药材
  • 大家好,有些朋友啊,总觉得自己困,乏,没有力气,身体有一种沉重感,做什么事儿都没有精神,去医院体检,也没有发现什么指标异常,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从中医角度,主要有三大原因。主要就是虚实,咱们所说的虚呢?就是气血不足或者是肝肾不足,那每个人体质......
  • 大家好,很多病人呢,得了感冒,或者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急性的炎症,通过吃抗生素啊和积极治疗得到控制了,但是咳嗽呢可能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变成了慢性的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等等。特别到了立秋以后呢,那么秋季的这个时令呢,它主要是以凉燥为主,......
  • 大家好,我们常讲啊,春捂秋冻,就是春天要多穿点衣服,秋天要凉一点。其实呢,也不完全。过去咱们说呢,秋冻,指的是可以少穿一点,然后为了让身体逐渐适应秋冬的这个寒冷的季节,但是有些部位大家还是要保护好,因为秋天的节气,主要是以凉燥为主,那凉呢,......
  • 第一啊,我们就是说常见的是气虚,气虚是什么呢?气呢,是推动人体活动的一种物质,就像我们看到这个火车一样,蒸汽火车它的气少了,它活动就差了,跑不起来了。那人也一样,人的气少了,气虚了,那首先表现的就是乏力,不爱动弹,倦怠,干什么都没精神,想使......
  • 我们一般来讲呢,稍微活动之后吃点饭浑身大汗,什么问题呢?往往气虚造成的。这个卫气有固涩汗孔的作用。所以当气虚的时候,固涩不了,稍微活动一下汗就出来了。像更年期那个出汗是潮热发热,上来的快,下去的快。那么还有的呢是晚上睡睡觉,枕头湿了就是盗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