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年养生学会“加减乘除”

    马有度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有人说:“中年时期,是创立功业的黄金时期,也是身心负担最为沉重的时期,往往集诸多矛盾于一身,影响心身健康。”我认为此话很有道理。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指出中年人由于身心负担过重而早衰早夭的情形。第一,人到中年,诸事劳形,万事累心,特别是那些“形志均苦”者,身心负担极重,难于摄养,所以未老先衰。第二,人到中年,常有家庭的不幸,人事的纷争。诸如亲人死去之离情怀念,人间结怨之积虑郁怒,以及其他种种忧恐恼怒,都会影响身心健康,所谓“离绝苑结,忧恐喜怒,五脏空虚,血气离守”。第三,人到中年,经历已多,处境多变,常有种种挫折,诸如“尝贵后贱”、“尝富后贫”、“始乐后苦”、“故贵脱势”等等,都会妨碍身心健康,严重者还会“精神内伤,身必败亡”。

    古人的这些记叙,当然是以古代社会为背景,不能与今世同日而语,但中年人身心负担最重则别无二致。现时的中年人,肩负着事业和家庭两挑重担。在事业上是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担负着极为繁重的工作任务;在家庭中又是生活车轮的中轴,既要照顾父母,又要教养子女,衣食住行,内外杂务,事事都得劳形操心,时间紧迫,弓弦绷得紧。

    身心负担沉重,是中年人共同的问题,对于中年知识分子来说,尤为突出。浙江省统计局对31~50岁的中年职工做过调查,结果表明,中年知识分子与其他职工相比,他们的工作时间长,家务劳动忙,学习时间多,文体活动和休息时间少。而长期超负荷运转,必然导致早衰、多病甚至中年夭折。中国教育工会曾对全国9所大学进行调查,知识分子的患病率超过50%,一所大学统计3年的死亡人员,55岁以下者占40%之多。

    特别是一些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雄心壮志,责任感和紧迫感尤其强烈,尽管生活条件艰苦,工作条件困难,他们仍然日以继夜,呕心沥血,奋不顾身,向人民奉献出一个又一个成果,使人感动,令人钦佩。然而,有的早衰了,有的倒下了,令人痛惜。如果他们能得到更好的医疗保健,特别是他们自己注意自我保健,也善于自我保健,原本可以健康长寿,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有鉴于此,亟待加强中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学习自我保健知识,掌握自我保健方法,而且要付诸实施。除了劳逸结合、调节饮食、加强运动之外,讲究心理卫生尤为重要。只要做好“加减乘除”,就会大见成效。

    加:扩大爱好,陶冶情操,增加乐趣。

    减:减少紧张心理,去掉心理压力。

    乘:热情社交,积累诚挚的友谊,留下美好的记忆。

    除:消除愤恨烦恼,化干戈为玉帛,化烦恼为动力。

更多中药材
  • 很多的朋友平时由于工作繁忙,在喝中药的时候喜欢一次性煮出好多来,然后用专业的塑封袋进行包装以后储存,然后平时在喝的时候,取出一份进行加热,这样会节约很多的时间,但是中药材长时间的存放以后,它的药效可能会有所下降,并且还可能会出现有霉变的可能......
  • 铁苋菜,是乡下田间地头常出现的一种植物,很多农村人常把它当做下饭的菜吃,但是普通人却不知道铁苋菜也是一种很好的药物,铁苋菜:别名人苋、血见愁、海蚌含珠、撮斗装珍珠等,属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以全草......
  •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黄麻素,人们对它褒贬不一 ,很多人对它产生抗拒和厌恶,其实只是因为我们对它认识不够全面,麻黄素是麻黄(Ephedra)中所含的生物碱,在古代中国医学的《伤寒论》中巳作为生草药用于治疗,1887年由长井长义进行了结晶分离,本......
  • 我们常说的中药其中有些是由很多不一样的药材组合在一起形成的,药材虽不同,但组合在一起却对治疗疾病有着更好的疗效,麻黄桂枝汤就是由不同成份组成的一种中药,它对人的身体具有神奇的保健功效,被广大的朋友们所信赖和推崇,麻黄桂枝汤在医学上也同样发挥......
  • 大家一看名字,麻黄根和麻黄根本就是一种东西嘛,名字相像的物种有许多,然而他们有时并不是同一种植物,就像麻黄根和麻黄两者的功效截然不同;我们来看一下麻黄根和麻黄的区别,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能利水消肿;麻黄根,治阳虚自汗和阴虚盗汗;两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