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建立禁忌学 开启一扇窗 —— 王辉武先生《实用中医禁忌学》读后感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最近读了王辉武教授主编的《实用中医禁忌学》,深受启发,感慨良多。

    细想起来,我们每一个都生活在大量的禁忌之中,适合自己做的事情有限,而需要禁忌的东西却比比皆是。比如走在大街上,可以行走的道路无论多么宽敞、平坦,都时刻要遵守交通法规,停停走走,不断避让,而不能随心所欲,想行就行,想停就停。

    人时刻都生活在规矩里。有规矩就有忌宜,有禁忌就有道理、有学问。《易经》之中大量的吉凶断语,就富含着“应该做”与“不该为”的告诫。当然,有些禁忌年深代远,已经搞不清是为什么了。也有一些禁忌,可能是古人对于自然力量认识不足而留下来的。

    中医学的禁忌更多,因为治病需要规矩,人命关天不能随意而为。《内经》里除了“刺禁论”之外,还有很多规范、治则,这都包含着禁忌的内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每一个方剂都有主证,不能随意使用,每一味中药的加减都有说法,甚至每一句话都包含着“可以”与“不可以”。魏晋之际的太医令王叔和,最先整理研究张仲景的伤寒学说,他用可不可发汗、可不可吐、可不可下、可不可刺、可不可水、可不可火的“诸可”、“诸不可”来归纳,收载于《脉经》之中。后世对张仲景的《伤寒论》更是推崇备至,或者说他有三百九十七法,或者说他字字皆法。法就是规矩,其中满含着禁忌。

    禁忌有两层意思,“禁”就是禁止,是国家、上级的硬性规定,而“忌”则是忌讳,是自己内心的畏惧和躲避。因此,禁忌是比法律、纪律,具有更宽泛的内容,也是对人影响更深刻的行为准则。

    当然,禁忌也是相对的,突破禁区的人,往往是勇于创新的人,他们成就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事业;念念不忘禁忌,循规蹈矩的人,大多是墨守成规的人,也是平平凡凡才是真的常人。飞机上天,动车穿山,就改写了古人关于行必由路的规矩禁忌。当然,这种破除禁忌的行为,需要高科技支撑,也有可能付出巨大的代价。

    中医学的许多禁忌,也有再思考、重新研究的必要,因此,十八反、十九畏的规矩经常被打破。据说善于这样做的人,可以获得一般常规治疗难以获得的疗效。这也需要更为深刻地认识人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更加深刻地认识药物与人体互相影响的内在规律。

    王辉武教授多年以来,致力于中医禁忌学的研究,他广搜博采,系统论述,从中药禁忌、方剂禁忌、病证禁忌、针灸推拿禁忌、中医养生禁忌等方面详细论述,一部72万字的《实用中医禁忌学》洋洋大观,的确详细而实用。但是,王教授并不满足这样的资料荟萃结果,而是耿耿于怀地希望尽快建立科研基地,对于中医学丰富的禁忌内容,详加研究,认真梳理,去粗取精,便于临床应用。

    学以致用是中国古人一贯的主张,禁忌的出现,源于古人实践经验教训,是一份财富,但是,如果唯前人之言是从,见了禁忌就不敢越雷池一步,成了谨小慎微唯唯诺诺的庸人,那就失去了建立中医禁忌学的意义,也不符合王辉武先生主编这部著作的良苦用心。

    古代中医学遗留下来的禁忌内容,是辅助中医诊治的重要方法,深入研究中医禁忌学,就开启了另一条发展中医的道路,多了一扇了解中医药伟大宝库的窗户,使我们在新时代更好地继承与创新中医学术,提高临床疗效,提高中医药的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发展中医学术。我想,这就是《实用中医禁忌学》的价值所在吧。

更多中药材
  • 膝关节炎的治疗呢,我们提出了一个三联疗法,传统上我们认为【三分治七分养】,现在我们发现其实更多的这个运动才是核心要素。我们改一个字,【三分治七分练】,这个一字之差含义不一样了,特别突出这种运动的这种效果,特别是我们说臀腿,大腿前面后面,里侧......
  • 身体湿气重,常用的健脾祛湿六味药分享给大家。1.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除胀和胃的功效。2.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的功效。3.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4.苍术:具有健脾燥湿、祛风散寒的功效。5.厚朴:具有温......
  • 很多人质疑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其实中医治疗糖尿病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大家常说的三多一少症状,其实在很多中医古籍中都已经有记载。糖尿病的中医病机呢,主要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早期的表现呢,主要是以肝肾阴虚为主,到了糖尿病肾病的阶段,常常会......
  • 嗓子疼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嗓子一疼就以为是发炎了,其实原因有很多种,需要辩证对待。比如嗓子疼常见的表现一般是咽喉肿痛,有异物感,这种症状中医称之为风热喉痹,西医叫急性咽炎,主要是风热邪毒导致。还有一种除咽部疼痛以外,伴有扁桃体红肿,或者是......
  • 【外台秘要】中提到,凡人年30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 眼暗,意思就是说,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三里可以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衰老现象。足三里的位置呢,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旁开一横指,是人体当中非常重要的养生保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