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阿胶荔枝粥 药借粥力 粥助药威——阿胶历史与文化⑩

    广东人好喝粥,以粥而命名的食肆遍布城乡。其实不但广东如此,全国亦然,自古亦然。关于喝粥的好处,宋代陆游——他是个好长生的有道之士——在诗中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最可能致神仙的粥是药粥,药粥疗法是寓医于食、药食结合的食疗方法。清代《本草求真》中赞美道:“米虽常食之物,服之不甚有益,而参以药投,则其力甚巨,未可等为寻常而忽视也。”

    药粥洋洋大观,今天单表一个阿胶荔枝粥。此粥顾名思义,由阿胶、荔枝、粟米配以红枣熬制而成。在闽粤桂蜀一带,女子行经期间,多所食用,其功效为补虚益气,养血补血。药借粥力,粥助药威,相辅相成,其间真是有大智慧。

    阿胶与荔枝,在历史上都与女子大有关系。《唐史。后妃传》载:“贵妃杨氏,生于蜀,故爱食荔枝,必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也,至京师,比开笼,香满一室,上命李龟年撰荔枝香曲奏之。”

    这个故事,化成白居易的诗就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味美多汁,且汁甘甜如蜜。不过也有缺点,《本草从新》中说,“食荔枝过多,使人发热烦渴,龈肿鼻血”。俗话说得好,“一颗荔枝三把火”,可见热性之烈。

    不过它的烈性之热,在阿胶荔枝粥中却恰到好处。因为女子行经期间,多因气滞血瘀而致小腹冷疼,北方女子往往喝热水以缓解之。但闽粤桂蜀一带,可于发作时吃荔枝五六颗,便能渐渐回暖,并可止痛。

    苏东坡居广东惠州嘉佑寺时,见太守东堂下有荔枝一株,高数丈。是年大熟,乃从猿取事。嗜啖之余赋诗一首,其中名句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不过按常理,苏东坡这话太过夸张,荔枝不可多食,火气太旺。

    阿胶荔枝粥的玄机就在这里,当下可止痛,常喝可为补虚益气,养血补血。其配方是荔枝20颗,阿胶10克,红枣10枚,粟米100克。制作时程序如下:先将荔枝剥开去核,红枣洗净,将荔枝肉、红枣放入碗中待用;粟米按常法煮成粥;阿胶用另外之锅加水煮沸,烊化至化开时,将阿胶汁兑入粟米粥中,加荔枝肉、红枣,煮至粟米酥烂,即成。

    方中阿胶滋阴补虚,养血补血;荔枝益气补血,红枣补中益气,二者同煮相辅相成,一方面调和荔枝的温热之性,再者行气活血,补血养颜。三方与粟米同煮,药借粥力,粥助药威,其法组方简单,而功德无量。(栏目主持:向佳)

更多中药材
  • 胃癌高危人群主要是感染过幽门螺杆菌男性,尤其是超过正常体重20~25公斤的男性年龄在50岁~80岁之间常吃加盐腌制蔬菜或烟熏肉和鱼等食物吸烟、酗酒接受过胃部手术、胃息肉家族肿瘤疾病、家族胃癌史恶性贫血A型血长期工作在含有大量烟尘、石棉和镍的......
  • 胃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全球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列居第四,而我国更是全球胃癌的高发区,胃癌致死率在全球排列第一。胃癌目前仍是因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迄今为止,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胃癌的最重要手段,但多数病人确诊时已处于......
  •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癌症,只是随着人年龄增长愈易患癌。一般40岁以上最容易患癌。专家指出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其一,发生癌症之前存在一个时间较大的潜伏期。致癌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并不是马上就会发病,往往要经过15-30年的致癌潜伏期。一般为2......
  • 大部份胃癌病人手术切除后仍可继续享受正常生活,一般来说,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胃癌切除术后,使部分病人不能保持原有体重,由于创伤或不能正常进食,使体内蛋白质,脂肪等消耗,致使体重下降,还可发生一些维生素缺乏病及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在胃癌......
  • 中医辨证治疗胃癌的方法是什么,我国是胃癌大国,所以每年都会有数万人因为不同的因素而患上胃癌,又有数万人因治疗方法不当或者是治疗不及时走向死亡。专家说:因为患者年龄、病情、症状等各方面都有不同,所以患者患者不要盲目的用药治疗,一定要辩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