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银杏药用验方

    银杏又称白果树、公孙树,是银杏科银杏属落叶大乔木,其果实、根、根皮、树皮、叶等均可入药应用。其果实又名白果,性平,味苦、涩,归肺、肾经;根和根皮性温平,味甘,无毒;叶性平,味苦、涩。果实有润肺、止咳、平喘、止带浊、缩小便、解酒之功,主治哮喘、痰嗽、白带、遗精、淋病、小便频数等;叶益心敛肺、化湿止泻,主治胸闷心痛、心悸怔忡、痰喘咳嗽、泻痢;根和根皮补虚益气,对白带、遗精有效。其常用药用验方如下:

    神经性头痛、眩晕:(1)生白果60克,捣裂,水煎服,煎3次,日服2次,分3次服完;(2)白果仁炒熟研为细末,每服3~6克,以红枣煎汤调服;(3)生白果肉3枚,捣烂,开水冲服,连服3~5天。

    哮喘:(1)白果仁7粒,捣烂,开水冲泡,每日一次,于清晨空腹服,连服3个月;(2)白果仁30克,加猪肝125克,水煎或调蜜少许服用;(3)炒白果仁9~12克,用水煮熟,加入适量砂糖或蜂蜜,连汤服食。

    冠心病心绞痛:(1)银杏叶、何首乌、钩藤各4.5克,共研末,每日一剂,温开水送服;(2)银杏叶、瓜蒌、丹参各15克,薤白12克,郁金10克,甘草4.5克,水煎服。

    肾虚遗精:(1)白果3粒、酒煮食,连食4~5日;(2)白果15克(杵碎)、芡实12克,金樱子12克,水煎服。

    小便频数、遗尿:(1)陈白果5粒、蜗牛3个(焙干),共研为末,冲服;(2)白果仁9克,炒后加水煎,加糖适量,连汤服之,或炒研粉服;(3)白果仁30粒、红枣10枚,煎取浓汁,加白糖少许,睡前服;(4)白果仁用盐水炒黄,每晚临睡时服3~7粒,温开水送服。

    妇女带下:(1)白果、莲子肉、糯米各15克,研为末,用乌骨鸡一只,去肠,将药装入肚内煮烂,空腹食之;(2)白果30克,白鸡冠花30克、淡菜60克、猪脊骨125克,炖服;(3)白果15克,芡实15克,山药15克,黄柏12克,车前子10克,水煎服;(4)炒白果、椿根白皮、乌贼骨、怀山药各12克,水煎服。

    淋证:银杏树根9克、松树根30克、槐树根30克、萱草根9克、麦冬9克,每日一剂,水煎,加白糖适量服。

    大便下血:白果30克、藕节15克,水煎服,或共研末分3次服。

    尿道感染:白果数十粒,炖熟连汤服下。

    乳糜尿:银杏树皮30克,水煎服。

    阴痒:生白果,捣烂擦痒处。

    脚癣、冻疮未溃:银杏树叶适量,煎水洗患部。

    阴虱、毛虱:生白果仁捣烂,轻轻涂于患处;或煎水洗患部。(刘国信)

更多中药材
  • 王金亮 山西平遥中医院四磨汤出自宋代严用和之《剂生方》,方精药专,由人参、槟榔、沉香、乌药四药组成,具有破滞降逆,补气扶正之功,主治正气不虚,肝气横逆,上犯肺胃所致之气逆喘息,胸膈不适,烦闷不食之证。观当今之世人,多精神压力大,或见情绪失调......
  • 潘树和 河北省承德市中医院《伤寒论》曰:“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痞即闭塞不通,心下(胃脘部)有堵塞不适之感。《景岳全书·痞满》:“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
  •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要长期服用,膏方的包装储存直接影响膏方的疗效。如果膏方贮存不当,服膏时就会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为了使膏方在服用期间保质而充分发挥药力以达到调补的目的,膏方的存放方法至关重要。在膏方制作后,首先让其充分冷却,才可加......
  • 刘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1日《中国中医药报》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文,笔者认为,从养生学角度,强调扶正气的重要性是可以的,但是从《内经》原意来看,“正气存内”仅是“邪不可干”的基础之一。我们应当以《内经》天人合一的思想为......
  • 孙亚威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院满某,女,22岁,送货员。9月12日初诊。主诉:左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不适,说话时自觉下唇变厚5天。患者曾于7岁时得过面瘫治愈。5天前送货下乡,夜归着凉,晨起刷牙漱口发觉口角漏水,遂来我科要求针灸治疗。查:左额纹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