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甘草的自述

    曾梅芳 广东省云浮市中医院药剂科

    我没有大黄将军般的威风凛凛,也没有降香天女散花般的美丽优雅;没有远志的崇高理想,也没有连翘的天天向上;没有贯众的家喻户晓,也没有路路通的四通八达。在中草药家族中,其貌不扬的我显得相当平淡无奇。但是,我却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心急的你们也许不禁会问,我到底是谁呢?别急,请让我慢慢地一一道来。

    我是一枚小小的甘草。我性情温和,味道甘甜,用中药术语来说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远在神农尝百草的上古年代,人类就已经发现我是解毒良药,并赐以“美草”、“蜜甘”美名载入《神农本草经》。到了晋代,更确认了我是可以“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我的功效是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我跟大戟、芜花、甘遂、海藻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因为跟他们一起,我就成了“毒草”!

    其实,我是一味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中药。据说有人统计过,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书中所有方子使用频率最多的药物竟然是——甘草。那是因为我在临床应用时,主要是帮助“君药”发挥作用,并能减轻一些药物的毒副反应,使方中诸药同舟共济,驱除邪患。古人谓:“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调补之功。故毒药得之解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因此,大多数药方的最后都得加一味中药——甘草我也,以调和诸药,让所有的药在一起和谐共处,密切配合,扬长避短,共同为治病而努力。这就是我最神奇的地方。

    于是,我在中药里就多了一个“国老”的美誉。其意思就好比医药王国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处处缓和矛盾,调节纠纷,劝善助人,是一位“和事佬”。我的伙伴陈皮,因此常常讥笑我爱管闲事,一无是处。我就反讥他泛泛而谈,仅及皮毛。其实,我这样的脾气秉性,与儒家思想的不偏不倚、平和中正的中庸之道还真有些一脉相承的味道呢。

    当我的伙伴独活向当归夸夸其谈他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时候,当益智兄向急性子苦口婆心地游说要多读书、读好书的时候,当生地向怀熟地举杯吟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时候,当千年健向白头翁眉飞色舞地讲述如何延年益寿的时候,我没有加入他们的行列。因为我知道这不是我的长处。在方剂里,我总是配角,从不妄想像神曲般非同凡响。我要发扬如厚朴般忠诚老实的精神,起着如同百合般的和谐如意的作用。我很平凡,但我很自豪。有了我的存在,我们中药大家庭里处处充满了包容和理解,也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大家都团结一致地为人类驱除疾病,恢复健康。

    我对人类有着一种天生的亲切。所以,我会默默地向他们奉献我的一切。我总是在期盼:在人类的世界里,当我的和谐精神被灵活地运用到他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抱负时,而呈现出来的一派和谐景象——当一个人像我一样去包容他人时,我相信他一定会是和谐仁爱之人;当一个人像我一样去认真经营他的家庭时,我相信他的家庭一定会是和谐美满的家庭;当医院里的医务人员像我一样去真诚服务于病人时,我相信这医院一定会是和谐平安的医院;当人类的社会里有许许多多像我一样的人去用心建设社会时,我相信这个社会一定会是和谐文明的社会。

更多中药材
  • 大家好,在我临床看病,这个脾肾阳虚这个正行,我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容易见到的,无论年轻的患者也好,还是年老的患者,有许多它就是有脾肾阳虚这个表现,关于这个脾肾阳虚,那是先补肾呢,还是先补脾,中医往往讲的是阳虚则寒,那么这一类患者,一般都有怕冷的......
  • 大家好,今天再跟大家讲一讲这个肾虚,说到肾虚,肯定会有人问,这个肾虚到底能不能自己恢复啊?针对这个问题,我来跟大家分析一下,建议大家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那么我要跟大家说的是呢,肾虚是有可能自我恢复的。那么首先要看我们这个......
  • 今天我继续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男性患者, 29岁,偏瘦一点,它的主要症状呢,头脑就是不清亮,反映问题呢就比较迟钝,然后他有头晕,特别困倦,然后有失眠,还有耳鸣。手脚呢,特别怕凉,在心脏科也看过,说他的心率,只有40次到50次,但是心脏科建议......
  • 大家好,今天我继续跟大家聊一聊脾胃虚弱,脾胃虚弱在我们脾胃病科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一个类型啊,那么往往有这个脾胃虚弱夹杂着许多的原因啊,每个人情形都不一样,那么就是从脾胃虚弱来讲,在临床上我们常见的有哪些症型呢?今天我跟大家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 大家好,今天来跟大家再说一说反酸烧心这类疾病吧,希望大家可以点赞,收藏,转发给你身边有同样症状的人。在临床中啊,这样的一个患者现在特别的多见,那么同时现在呢,这个春天,这个天气啊,也是胃病,脾胃病高发的一个季节,那么反酸的症状也越来越多,那......